退休是揮別繁忙雍擾的轉捩點,卻也同時是展開人生新道途的序幕,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妝點這段生活的樣貌全由你來決定。始於案主對禪靜生活的追求,塵外設計李大修便將蘊涵禪意的水墨作為住宅的骨,以塑本案非凡大器之貌。藏於其宅之「淡」可謂淡泊寡欲;而「墨」則喻作水墨禪靜。本案取中國水墨之意而築成,設計師因而重視空間的流動與連結性,將各個功能區域的邊界模糊化,串起格局間的一貫性也搭起家人間的情感。猶如將空間賦予純淨高雅的性格般,本案雖簡樸卻也與水墨山河圖異曲同工,細細品味便可概觀藏於《淡墨》中的簡樸不凡,也因這般的巧奪天工讓法國NDA創新設計大獎對其致上最高金獎榮譽評價。法國創新設計大獎 NOVUM DESIGN AWARD(簡稱 NDA)不僅是領先世界的設計大獎,更是品質與美學的保證。NDA 的申請不分國界,旨在提供各領域才華洋溢的設計師綻放作品的舞台,並且評審團將依據提交作品之質量、技術適切程度、設計真實度,審慎評估每一項作品。得獎連結:https://www.novumdesignaward.com/winner/nda220140 塵外空間設計 李大修《塵外・淡墨》作品介紹本案為一棟退休生活住宅,屋主多年來保有純淨的生活態度;中國水墨繪畫行為,相較於西洋作品,更蘊含禪靜的心境。這一建築作品名稱叫《淡墨》,「墨」是用來形容中國水墨繪畫的禪靜氛圍,「淡」字則做為減少慾望的形容。建築中的平光的水泥灰色及矩形平面元件主要在營造「Dan Mo」的氛圍,用以經營屋主的退休生活態度與情緒。其中,家人相處、朋友的陪伴及身心保健的環境營造,以及面對老衰、病殘的環境預設,全部納入考量的規劃中。 建築中的一樓規劃了迴圈動線,促使整合不同機能空間之間的流動性與連結性。除了便利家人的使用機能外,也營造了與親戚、朋友互動的環境。二樓以起居室為核心規劃了放射狀動線,起居室空間為每一個房間所共有的一部分,便於家人互動以增進情感。三樓規劃了線性動線,室外有機械空間、室內為換季物品的收納空間及運動器材區。設計師企圖使屋主家人的足跡在每一天都能在建築物的每一個空間中流動。 台灣在日本植民時期留下模組化的觀念,其「面積單位」有模組化的內涵;這一建築中呼應了這樣模組化的觀念,將大部分櫃體分解設計成模組化的單元;它們有尺寸相互對應的關係,並且可以以相同尺寸的單元量產。在建築階段預先規劃下,建築中大部分的櫃體只需要處理底面與正面 兩面即可完成原來需要六個面才能完成的櫃體。這裡正呼應了我們「不用材料或少用材料更優先於選用環保材料」的減量理念。點擊圖片放大 這一建築空氣流場的主動線是由下往上流動,除了熱空氣上升的現象,主要是在一樓進風點製造空氣擠壓的正壓狀態,以及在閣樓排風點設計銜接屋表加速氣流的負壓環境。空氣流場的次動線是各樓層仍有各別的進、排風點,以使氣流橫向流動。一樓處半戶外空間,台灣稱這個空間叫「亭仔腳」,就是乘涼、喝茶、聊天的地方,它也是這一建築空氣流場規劃中的一個單元,這裡有令人舒服的自然風,家人或朋友在這個空間裡是放鬆、沒有拘束的。 這棟建築除了外觀頂部舖貼磁磚用以導水目的外,其餘室內、室外牆面皆不再處理裝飾面材或塗裝。這是設計師對「減量理念」的實踐,畢竟精簡用料應優先於選用環保材料的觀念。不用材料或少用材料,對於資源、污染、製程、運程、回收等環保議題有著更正面的意義。對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的同時,設計師也完成了給予屋主平靜的心情及活潑的生活內容的一件退休生活住宅。 塵外空間設計 李大修 總監 塵外空間設計 公司介紹 塵外空間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1年。從事空間設計,主要設計和創造一個人們可以相處的空間。 空間的內容是什麼? 它絕對是出於人們的需要而產生的觀點; 其中,人是主體。 與其說是空間設計,不如說是人與空間的關係設計。永遠不要試圖提高生產力; 除了製作作品來解釋和表達思想,還有相當多的精神能量用於學習、思考和研究。 塵外空間設計 獲獎經歷2022 香港設計大獎 金獎2022 日本 KUKAN 設計大賞 佳作2022 義大利 A'design 設計大獎 銀獎2022 法國 NDA 金獎2022 美國 MUSE 1金1銀2022 柏林設計大獎 金獎2022 韓國亞洲設計大獎 優勝2021 美國國際設計大獎 IDA 榮譽獎2021 美國星火獎 SPARK 優選2021 倫敦設計大獎 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