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沒有甚麼夢想,小時候,也曾遇過「我的志願」這個作文題目,當時的我會用盡方法去參考前後左右同學的理想志願,再考慮那一個志願或合拼多個志願,可讓我發揮到能夠多過最低字數,就會決定寫那個。 中三的時候,又是到人生另一個交岔點,是選擇讀文,理,商的關口。有同學為了將來想做一個藥劑或物理治療等方面的工作,而選擇讀理科;而我就選擇我喜歡的化學而入理科,心底裡只想著,理科的成績較好,入讀大學的機會隨之會較高。 我兩老最大的心願是我能夠完成大學學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會考順利過關原校直升,ALevel也順利過關還有一B在手,看似有得選擇的餘地。人生的第三個難關又到了,那就是Jupas的排位。望著數百個科目,真的有點無從入手。以大學環境來看,我比較喜歡科大,背山面海,感覺一流(未入讀前的感受),因為沒有想過畢業後出來要當甚麼的我,只好用 By elimiation 的方法去排我的Jupas。理科底就只有理,工,商,以我的成績讀商又沒有把握入到大學,而考慮理科就只有化學是我喜歡的,但讀了5年化學已經沒有新鮮感了。最終我選擇了工學士,亦都因為未想到讀甚麼工程科目,唯有選著Engineering A,讀一個學期再決定吧! 幸好,入讀了Engineering A, 一個學期的時間亦過得很快,又要作選擇的時候了。科大的Eng A 包括,化工,土木和機械,三選一的局面,也只好跟隨現實去選擇,友人說:「土木工程前途好,包有工兼高人工!」沒有ALevel Physics 知識的我也膽粗粗地選了。 三年過了,剛畢業的我,真的找到一份高薪厚職,在某間大公司做畢業土木工程師,亦是我想做地範疇。我也同一眾Grad E一樣最終報了香港工程師學會4年的考牌大計「Scheme A」,看似甚麼事情都安定下來。若果規規矩矩完成每個月的小報告,4個月一次的大報告,再到地盤實習一年,捱多一年經驗,考到個工程師牌,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可惜,遇上了一伙我不喜歡的同事,亦加上我真的不喜歡這行業的工作方式/做事方法/態度等等。看著我的上司,想著將來的自己,朝九晚十一勞碌的工作,趕著永遠一個不合理的死線,就要做自己的死線去換上,並不是我想要的東西。工作壓力甚大,最後決定辭職。 曾經有人(包括我的上司)問過我:為甚麼你當初要選這一科?我只懂回答:只怪當初沒想到自己想到畢業出來要做甚麼。我也總覺得有這個經歷才會知道自己想得到甚麼。又正如,若果某人ALevel考取 10條A,而不選醫科、藥劑、律師、GBus等,反而修讀一科別人眼中「沒有前途」的藝術、考古、歷史等。你又會反問:這麼好成績為甚麼不選「找到錢」的工作? 生活就是充斥著矛盾。 有選擇的時候,也未必真的有選擇吧! 當中,回想過工作的意義。工作賺錢是其一,工作是要自己喜歡,至少要令自己得到滿足感。其後,我找到我想做的事,是一些沒有錢途的事。若要在香港重頭來一遍的時候,我更需要時間去思考這個決定。際遇不同,友人壯事斷臂;亦有安步就班的;更有沽注一擲去做自己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最後,我選擇工作假期的一年時間,重整身心,開眼世界。 我並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裝備自己。 離開,是為了回來。 愛‧夢‧遊 Promote Your Pag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