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島是位於香港最南端的島嶼,有人說它就像海上的浮台而得此名 (蒲是浮的意思),亦有人稱島上昔日盛產貌似蒲團的海苔,故稱蒲台 (苔)島。誰是誰非無人知曉,但島上有各種奇形怪狀、令人讚嘆的風化奇石,卻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全無遮擋的蔚藍大海,實在令人陶醉 ! 蒲台島最出名的事物有兩樣,第一就是島上各種經長年風化侵蝕而成的奇岩怪石,譬如靈龜上山石、僧人石、佛手岩、響螺石等等,有部份更被選為 「香港十大最美岩石」,只要你夠想像力及觀察力強,絕對有可能發掘更多奇石。第二樣就是海苔 (紫菜),島上有幾間士多都有海苔麵賣,值得一試,也可以買包海苔當手信。 來蒲台島,若果體能可以的話,我是非常建議大家沿天后廟旁的岩石山徑上山,經山路慢慢步行往牛湖頂,欣賞沿途風景。我老婆雖然少做運動,但勉強也能應付,所以只要大家衣著合適,穿運動鞋,慢慢行應該不難應付。但要注意頭段上山的岩石路比較斜,但設有欄杆作輔助,只要小心及注意平衡,過了這段路便豁然開朗,轉為較為平坦的山路,還有非常開揚美麗的景觀。 由於星期日香港仔開往蒲台島的船早上 08:15 開出,所以決定在赤柱坐 10:30 船入島。今次路線沒有特別規劃,和以往一樣,落船後見大部份人行右邊,所以就避開人潮,向左走。到天后廟後發覺有岩石小徑上山,雖然路牌有提示此段比較崎嶇,但一場來到,還是決定直奔上山去,展開今次蒲台島行山旅程。 路線: 蒲台碼頭 > 天后廟 > 響螺石 > 綠色欄杆岩石路上山 > 牛湖頂觀日亭 > 靈龜上山石、僧人石 > 燈塔 > 南角咀 > 佛手岩 >蒲台碼頭 注意由天后廟旁邊上山沿山路步行至郊遊徑需要一個多小時,建議帶備乾糧在中途充飢,然後繼續向牛湖頂觀日亭、燈塔那邊進發,否則肚餓就要回碼頭附近才有地方醫肚。 ↑ 印象中好多沿海地方或島嶼都會有天后廟,這裡天后廟旁邊還有一間關帝廟 ↑ 天后廟對出的響螺石 ↑ 對出就是墨洲 ↑ 沿這石路開始行山之旅,奇怪的是沿途鐵皮指示牌都沒有字 ↑ 開始這段比較斜,但有欄杆輔助 ↑ 走過十幾二十分鐘欄杆路,風景立即開揚,看到碼頭及對出的墨洲,更看到蒲台島最南端,這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 在岩石山脈上有一塊古怪石頭 ↑ 回望剛才出發的地方 ↑ 又有另一塊怪石,當日天色雖然不太好,但卻有海天一色的感覺 ↑ 行行下又見到碎石陣,應該是行山友堆砌出來,在這裡小休一會 ↑ 繼續向目標進發,遠處有個亭,那就是牛湖頂觀日亭 ↑ 行了個多小時,終於行完山路,見到有字的指示牌,這裡連接郊遊徑,可選擇往觀日亭或碼頭,我們當然揀前者 ↑ 行了一段上斜石級,終於到了牛湖頂觀日亭,這亦是郊遊徑可以到達的最高點,但人很多 ↑ 繼續沿樓梯向下行,不久就到了一片微斜的岩可平原,當然在這裡吹吹風,欣賞風景加小休一會 ↑ 回望剛才從觀日亭落山的石級,真的幾斜,要是從這邊上去應該幾辛苦 參觀當日有很多旅行團,由於他們時間有限,基本上都是落船後往右邊蒲台郊遊徑走,去看靈龜上山石、燈塔、南角咀、佛手岩等等。所以如果不夠時間,可以集中行郊遊徑參觀蒲台島南部的景點。至於我就預了整天時間來遊覽,但由天后朗上山到牛湖頂觀日亭,再向下走往靈龜上山石、燈塔那邊,連休息時間已經用了三至四小時;再慢慢行回碼頭,的確有點累。食過餐蛋紫菜麵,本想到棺材石及巫氏廢及宅一看,但奈何時間有點趕要坐 16:30 的船離開,唯有下次再來吧! ↑ 到了這個亭,就是奇石集中的地方 ↑ 先有這塊 “如來神掌”石 (自己作的),但看看下又覺得似大腳板 ↑ 偷聽了旅行團導遊說這是 “一顆破碎的心” ↑ 行上去就是靈龜上山石及僧人石 ↑ 僧人石 ↑ 看靈龜,要到燈塔那邊回望才似的,當然要些想象力 ↑ 遠看僧人與靈龜對望 ↑ 向燈塔進發,看到一對好 sweet 的情侶 ↑ 126 燈塔是蒲台島地標,非常多人影 “到此一遊” 相,感覺像去了台灣一樣 點擊圖片放大 ↑ 燈塔之後往下行就是南角咀 ↑ 好多人行出去看海浪,我和老婆有點累加好肚餓,影張相便離開 ↑ 不久便見到佛手岩,真的為肖為妙,太神奇了 ↑ 向碼頭方向進發 ↑ 士多旁邊有一棵生命力很強的大樹 ↑ 行了幾個鐘,當然要食碗島上馳名的紫菜麵 到目此為止總算去過東平洲、塔門及今次的蒲台島。很多朋友將三者比較,看看那個島嶼較為吸引。個人感覺三島各有特色,東平洲看獨特的沉積岩層及地質奇觀;塔門適合露營野餐,島上配套亦最多;蒲台島就可欣賞奇形怪狀的風化岩石,是行山遠足的好地方。三者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而按難度而言,個人覺得蒲台島最難,上落斜最多;其次是東平洲,環島一周需時,但整體路線相對平坦易行;最容易是塔門,可供參觀的範圍最少,而且都有郊遊徑,很快就可以行完。 交通: 香港仔及赤柱均有船往來蒲台島,但要注意赤柱的船只在週末及公眾假期才航班,詳情及班次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www.traway.com.hk/0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