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膜炎根據炎症侵犯的範圍及部位又可分為:淺層鞏膜炎,包括結節性鞏膜炎和週期性鞏膜炎;鞏膜炎,包括前部鞏膜炎和後部鞏膜炎。 鞏膜主要由膠原組織構成。 鞏膜病變在本質上屬於膠原纖維病的範疇,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或自身過敏反應的疾病。因此認為是一種多因素、多誘因引起的非特異性炎症,通常由某些膠原纖維病引起,如風濕熱、結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病、皮肌炎、紅斑狼瘡等,都可成為本病的誘因;也可由內分泌因素引起,女性多見,可反復發作,有些病人的發作與月經來潮有密切關係(週期性淺層鞏膜炎),月經失調也是一個誘發因素;內源性感染也可引起鞏膜炎,它包括全身病毒感染、梅毒、麻風病及急性化膿性病灶等,引起鞏膜組織過敏反應;鞏膜炎的另一個發病因素是外源性感染因素,由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鞏膜,或由於結膜外傷、化學物質刺激等引起鞏膜感染;此外,繼發性感染因素由鞏膜附近組織的炎症蔓延而來,如結膜、角膜、眼眶周圍組織的炎症等。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火疳”範圍,多由邪火乘肺,熱毒火邪自內而發,上攻氣輪鬱結所致。 眼底出血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往往成嚴重的視力障礙,發病先兆多數有眼脹,眼珠跳動等感覺。 中醫認為眼底出血基本病理為血不循經而溢絡外,引起血不循經的原因是很多,有肝火旺,肝陽上亢迫血妄行;有外傷損傷脈絡,血溢絡外,而致瘀血阻滯;素有陰虛,虛火損傷血絡而致出血;有因氣血不足或氣虛不能攝血而引起眼底出血。 (1)瘀血阻滯證:多見於眼外傷、炎症、視網膜靜脈阻塞等致視網膜眼底出血、水腫、滲出,出血量多可致玻璃體積血。 (2)肝陽上亢證:多有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稠密度高,視網膜靜脈阻塞,血管受壓等,常伴有頭暈目眩,眼脹痛,性情急躁,面色紅潤,肢體麻木,舌質紅、脈弦有力。 (3)陰虛肝旺證:多見於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眼底出血量較少,色鮮紅,易被吸收,亦易反復出血,可伴心煩、低熱、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4)氣血不足證:眼底出血久不吸收或反復多次出血,多見於高度近視黃斑出血,往往伴眼底退行性病變,可伴有頭昏乏力,視物疲勞,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