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十分嚴重,但卻難以察覺。視神經發生病變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甚至是導致失明。但是如果能在視神經細胞前期及時發現,在細胞死亡之前給予科學的治療,則仍有可能使得損傷的視神經恢復活性從而挽救患者的視力。 沙田希瑪眼科中心稱:由於視神經的萎縮多數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多病人可能並沒有自我意識的疾病的發生,而眼沙田希瑪眼科中心在檢查時,可以通過檢查眼底,直接清楚見到視神經的前端,即視神經乳頭,從而可以幫助診斷。 1視神經萎縮是如何發生的? (1)先天性:有部份病人生下來視神經就沒有正常的發育,為先天性視神經萎縮。 (2)遺傳性:而有部份病人,則因為家族遺傳而患有視神經病變。例如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3)其他因素:其他引起視神經萎縮的原因還包括有:視神經發炎、視神經血液迴圈供應障礙(視神經毒物中毒、維他命缺乏、視神經腫瘤、大腦腫瘤壓迫視神經等。 然而,大部分的病例都無法確定視神經致病的原因。造成視神經傷害或視神經萎縮可能只有一只眼睛的視神經受侵犯,也可能兩眼視神經同時受損,兩眼睛先後發病,例如AION的病人,就存在這種風險,因此需及時使用大劑量的類固醇治療,以免波及雙眼。 2視神經的症狀表現主要有哪些? (1)視力減退 (2)視野出現變化(視野缺損、生理盲點擴大等) (3)病人還可能出現影像顏色或者大小改變、眼球疼痛、眼前景物明顯變暗等症狀。 醫生檢查眼睛時,可以見到病人的視神經顏色變白,做眼科影像檢查時,可以見到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變薄,相關的眼科檢查還包括視野檢查以及眼電生理檢查等。 3視神經萎縮的分類 視神經萎縮可以分為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和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原發性的視神經萎縮:多與眼球後段的視神經受到壓迫或損傷,以及視神經血液供應發生障礙等有關,是視神經神經纖維發生退化的改變。 繼發性的視神經萎縮:多與發生在視神經水腫、視神經炎症或顱內壓力升高之後,部份亦與晚期的廣泛性的視網膜或脈絡膜病變有關,是視神經的纖維化表現。 4眼底檢查時才可看到視神經萎縮的情況 眼底檢查時可以見到眼內段的視神經(即視盤)水腫,邊緣不清晰,周邊還可能有滲出物,並且視神經周邊的血管也可能受到影響。而由廣泛視網膜病變引起者,視網膜的血管亦會變細,可以有助鑒別。 5如何治療視神經萎縮? 並不是所有視神經萎縮都能夠通過治療恢復,如先天性或遺傳性的視神經萎縮,目前就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而若是由外傷、炎症、或腫瘤壓迫等引致的視神經萎縮,還有機會通過治療引致神經萎縮的疾病,防止進一步的視神經傷害及已經令受損的視神經細胞有機會修復,但已經死亡的視神經細胞則一般無法重獲活性。 6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1)血液迴圈障礙所致的視神經病變:發病多在40歲以後,與多種原因有關: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動脈狹窄等。由於血液濃度增高,血流緩慢而造成血栓,引起一支或數支供應視神經血液的動脈發生堵塞或流通不良,而使視神經全部或部分失去血供引起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在注重全身病的治療基礎上,可以考慮增加眼部血液迴圈的治療。 (2)外傷:頭面部的外傷,可造成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視神經挫傷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嚴重的視神經萎縮,甚至導致失明。因此在積極搶救治療原發病的同時,要想到視神經萎縮的發生,要同步治療眼部病變,這樣對眼病的控制和預後都是很重要的。若因腦部腫瘤所致視神經萎縮,應考慮行手術治療切除 (3)炎症:另外,由腦膜炎、視神經乳頭炎、球後視神經炎而導致的萎縮要爭取儘快控制炎症,而視網膜動脈栓塞,特別是中央動脈栓塞,亦可以繼發視神經萎縮,必須盡可能快到醫院急診處理、搶救。 溫馨提示:對尚有機會治療的視神經萎縮,需要儘早確定病因,並且針對病因及時治療,這樣可以有助於挽救尚未死亡的視神經細胞,幫助患者保留未受損的視神經功能,抑制病情,從而幫助保存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