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瞬間看不見時該怎麼辦?沒有任何症狀,會是什麼病呢?中環希瑪眼科中心介紹,曾經遇到一位眼睛突然看不見的患者,到醫院檢查視網膜大面積灰白色水腫,診斷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此後按急救流程做了搶救。 眼球圖 這究竟是什麼病?請聽希瑪眼科中心的解說。 視網膜動脈阻塞(RAO)為眼科臨床常見急診,發病急,視功能損害嚴重,預後較差。因其發病急驟,故及時搶救是恢復視力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患者視力,或許能恢復部分有用視力,否則視功能永遠喪失。 1、什麼是視網膜動脈阻塞? 單眼、微痛性、視力急劇喪失,發病前可有一過性黑矇病史。少數患者有單眼一過性黑矇的先兆症狀,數分鐘後可恢復正常,這種症狀可能多次的反反復作,致使較終視力不能恢復,大多數患者幾秒內視力突然急劇下降至眼前手動或僅存光感,嚴重者視力下降至無光感。 2、視網膜動脈阻塞的分類 通常將RAO根據阻塞部位不同分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睫網動脈阻塞。還可以根據阻塞程度不同將RAO分為有效阻塞和不有效阻塞。 3、一旦遇RAO,如何自救? 應立即用手指按摩眼球,重複按摩至少10分鐘,加壓按摩10秒,鬆開手指5秒,如此反復10次左右,以此降低眼壓增加視網膜血管的灌注,同時要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緊張,然後尋找較近眼科急診就治。及時明確診斷並給予合理、及時的治療是搶救視力能否成功的關鍵。 4、RAO對視力的影響? 視網膜光感受器組織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多在視網膜缺血缺氧大於90 min後發生,如果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達到2小時以上,即使恢復了血供,視力也遭受嚴重破壞,很難恢復,一般認為超過6小時視力恢復的可能性極小。 5、眼部的表現 瞳孔表現為RAPD(+),眼底表現為後極部視網膜動脈變細及視網膜灰白色水腫。黃斑中心凹呈櫻桃紅斑。 6、RAO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1) 黃斑OCT:光感受器層光帶明顯增寬,反射性減弱,神經上皮層反射性增強,各層組織結構不能分辨。 (2) 眼底螢光造影(FFA):顯示中央/分支動脈無灌注或灌注不足。 7、什麼人會發生RAO? 任何年齡的人都有發生RAO的可能性,這是因為RAO主要是栓子堵塞了視網膜的動脈,在損害程度上它相當於“心肌梗塞”,而栓子多種多樣。常見的栓子有:如膽固醇栓子、血小板纖維蛋白栓子、鈣化栓子、腫瘤栓子、脂肪栓子、膿毒栓子、藥物栓子等。瓣膜栓子,常見於亞急性心內膜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組織栓子:脫落的腫瘤細胞。有時發病與內源毒素(如流感、瘧疾)、外源毒素(如奎寧或鉛中毒)、球後麻醉、面頜部注射藥物以及俯臥位全麻手術,使眼球長時間受壓等有關。 8、它與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血脂等有關系嗎?如何預防? 在病理機制上它主要是血管壁的改變:動脈硬化或者粥樣硬化,或者炎症,使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增生、內壁變粗糙、管腔變窄,易於形成血栓。在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病,或伴有血管硬化、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等容易發生RVO。 9、一只眼已經發生了,另一只眼會發生嗎,發病前有什麼徵兆? 此病一般是單眼發病,極少有雙眼同時發病,發病前往往曾有過快速或多次的一過性黑矇,休息後或數分鐘後自行緩解,這可能是視網膜動脈血管的一過性痙攣,就一定要高度重視,應當去醫院血沉、C反應蛋白和血小板,以排除巨細胞性動脈炎,測量血壓、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全血細胞計數加分類、凝血酶原時間/啟動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時間(PT/PTT')。小於50歲、或有致病因素或全身有陽性體征的患者,查血脂譜、抗核抗體(ANA)、類風濕因數(RF)、螺旋體抗體吸附螢光測定(FTA-ABS)、血清蛋白電泳、血紅蛋白電泳、抗磷脂抗體。行頸動脈的彩超檢查、必要時行DSA檢查。 溫馨提示:對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的治療一定要及時選擇正規醫院,以免由於治療不規範以及服務不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