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一般是建議越早治療越好,但是不同的眼疾對治療的最佳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例如斜視、弱視是小兒眼科常見病,如果在3歲以前能夠及時發現並治療,就可以維護或恢復雙眼視覺功能。但是一旦超越了12歲之後再進行治療則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是沒有辦法再治療。 斜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所謂斜視,通俗的說法是“鬥雞眼”“斜眼”,也就是雙眼不對稱,當一眼注視目標時,另一只眼的視軸偏離注視目標;而弱視是指眼球檢查正常而單眼或雙眼視力不正常,通過戴眼鏡視力也不能達到同齡兒童應該達到的視力水準。斜視、弱視的最大危害是患兒不僅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而且常常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缺乏精細的立體視覺,影響日常生活,如不能看3d電影,下樓梯時沒有深度感等等。另外,斜視也影響美觀,有些類型的斜視甚至影響兒童的面部及頸部發育,從而造成兒童心理上的自卑感。 斜視如何治療? 對於斜、弱視的治療,一旦確診應儘快到正規醫院的眼科進行驗光配鏡或手術治療。弱視治療的關鍵是準確驗光,兒童還需散瞳驗光,佩戴合適的眼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遮蓋治療及弱視訓練治療等。斜視則要根據類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完全調節性內斜視只需要戴眼鏡就能矯正,而先天性外斜視以及戴鏡不能完全矯正的先天性內斜視則必須手術治療。 小兒斜視眼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希瑪眼科中心提醒,如果孩子出現下述情況之一就有可能為斜視: 1、孩子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出現一眼沒神或白眼多。 2、有歪頭看東西的習慣;容易怕亮光,經常眯著一只眼看東西。 3、集中精力注視近處物體時,一眼滾向內眼角方向。 兒童斜視怎麼辦呢? 斜視的首診患兒,首先需要接受散瞳後眼科檢查,尤其要排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先天性眼部疾患。麻痹性斜視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共同性斜視則應該接受4“O”治療方案,分別是眼鏡矯正﹙Optical Correction﹚﹑視軸矯形運動﹙Orthoptic Exercises﹚﹑遮蓋治療﹙Occlusion)及手術﹙Operation﹚。這四個“O”的運用要視乎患者的情況定,有些病人用上一個“O”,情況便得以改善,有些病人要四管齊下,才能根治斜視的問題,而在這四個“O”當中,手術往往是最後一著。 1.眼鏡矯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及散光,遠視眼易形成內斜視,近視眼有時易形成外斜視。患有屈光不正的患兒需要接受鹽酸環噴托酯(Cyclogyl)散瞳驗光。內斜視患兒首次驗光需要在阿托品散瞳後進行。 2.視軸矯形運動 視軸矯形運動有很多種類,外斜視患者可以做眼球肌肉彙聚運動,而內斜視患者則可以做眼球肌肉放鬆運動,視軸矯形運動也可以鍛煉「雙眼單一視力」,幫助斜視患者加強或重新建立看立體感的能力。 3.遮蓋治療 由於不少斜視患者也有弱視的問題,需要以遮蓋治療法來「鋤強扶弱」,遮蔽正常的眼睛,強迫患者多用有弱視的眼睛,從而鍛煉及恢復其功能。 4.斜視手術,要抓住治療最適宜時機 並不是所有的斜視眼均需要手術治療。最新的研究指出:嬰幼兒先天性內斜視,手術應在出生後一歲以內進行。一定要先散瞳驗光,如有遠視,先戴足量矯正眼。如果內斜完全矯正,則不必手術,繼續戴鏡即可治癒。如戴鏡6個月以上,內斜僅是減輕,殘存斜視應儘早手術。戴鏡後斜視無變化者,更應早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