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孩子正是眼睛護養的一個關鍵時期,雖然這個時候眼睛比嬰兒期時更強壯了,但還是處於非常虛弱的階段。父母一定要建立正確的預防近視觀念,不要等到近視形成後才找醫生。 前不久,由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的防治兒童近視研究專案前期調查結果發佈。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近視高發群體——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達50%-60%。 建立正確的近視預防觀念 家長和老師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近視預防觀念,不要等到近視形成後才找醫生。“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孩子視力下降才帶著孩子去找醫生,或去眼鏡店配眼鏡,甚至還有家長認為孩子近視了不能戴眼鏡。這些錯誤的觀念不但都是極其錯誤的,而且會導致孩子的近視難以預防甚至更加嚴重。”,近視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轉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深,直到18歲才基本穩定,而近視形成後如果不能正確的配戴眼鏡則會使孩子的近視加深更快. 除此以外,孩子眼睛發育的關鍵期是在3—6歲幼稚園時期,這段時期才是近視預防的關鍵期,在這期間如不正確用眼就會給孩子埋下近視的“定時炸彈”,到小學時隨著學習負擔的加重,“定時炸彈”爆炸———近視便形成。正確的近視預防觀念是在近視沒有形成前進行預防,預防的關鍵期是在幼稚園時期。建議孩子在幼稚園時期定期去專業的眼科醫院檢查,在眼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眼,而不是等到孩子視力下降才去找醫生. 幫助孩子建眼睛發育檔案 正確瞭解孩子眼球和屈光的發育過程,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眼睛的發育檔案,及時發現眼睛的發育異常,正確干預,真正做到近視的預防。“我們的家長都會關注孩子的身高、體重等生理指標,但有那位家長會想到要瞭解孩子眼球的發育呢?其實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類近視的形成與眼球發育有極其密切的關係,現在的小孩近視發病率高與眼球發育過快有密切的聯繫。” 另外,人類眼球出生到3歲前後長度大約20cm,4歲到18歲眼球大約20—24cm一旦超過24cm便近視形成。而在屈光方面,正常兒童3—6歲都應該是150度左右遠視,隨著年齡增長遠視逐漸下降,直到12歲遠視才降低到100度以內。眼球只有按照這樣的發育速度才能保證將來不近視,但現在發現許多孩子眼球在10歲左右已經長到24cm甚至更長,遠視已經很少,而這些小孩也不可避免地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形成近視。基於以上原因,希瑪眼科中心建議各位家長三歲開始給孩子建立一個眼睛的發育檔案,內容包括檢查眼睛的長度,屈光的狀態(近視、遠視、散光)。通過這個眼睛發育檔案家長可以詳細瞭解孩子眼睛發育的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比如眼軸過長、遠視過少等),及時進行干預,真正做到近視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