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而是在各種不同原因的影響下視神經纖維的變性的病理改變,及由變性所引起的視神經傳導障礙。主要表現為視力減退和眼底視乳頭蒼白或灰變等萎縮變化。被世界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視神經萎縮臨床表現是什麼? (1)症狀:視物不清、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失明、怕光、紅綠色覺減弱、視野縮小,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2)眼底:視神經乳頭失去本來色澤,原發性視神經萎縮,部分或全部蒼白,鞏膜篩板孔清晰可見,繼發性視神經乳頭邊界模糊,呈灰白色或暗黃色,網膜血管有白鞘。 視神經萎縮前期病怎樣積極診治? 並不是所有視神經萎縮都能夠通過治療恢復,如先天性或遺傳性的視神經萎縮,目前就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而若是由外傷、炎症、或腫瘤壓迫等引致的視神經萎縮,還有機會通過治療引致神經萎縮的疾病,防止進一步的視神經傷害及已經令受損的視神經細胞有機會修復,但已經死亡的視神經細胞則一般無法重獲活性。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的方法可有不同。 治療方式 1、病因治療 一旦視神經萎縮,要使之治好幾乎不可能,但是其殘餘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是有效可能的。因此應使患者充滿信心及堅持治療。 2、藥物治療 常用的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及輔酶A等,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淤藥類如菸酸、地巴唑、維生素E、維腦路通、複方丹參等。近年來通過高壓氧、體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 溫馨提示:若發生視神經萎縮可嚴重影響視力,對尚有機會治療的視神經萎縮,需要儘早確定病因,並且針對病因及時治療,這樣可以有助於挽救尚未死亡的視神經細胞,從而幫助保存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