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不及時治療會怎麼樣?斜視是指兩只眼睛不能同時朝向同一個目標注視,當一只眼睛向前注視時,另一只眼睛向鼻樑一側(內側)或向外眼角一側(外側)偏斜,前者稱為內斜視,後者稱為外斜視。 斜視不及時治療的主要不良後果有二: 其一、是會影響雙眼視覺功能(雙眼協作能力)的發育和完善。雙眼視覺功能包括兩眼同時鎖定同一目標,再將其合二為一,進而形成立體視覺三個層次。而立體視覺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判斷目標的形態和空間位置的生理基礎。斜視者會因為不同層次的功能障礙表現為:重影(複視)、亂影(混淆視)、一眼視而不見(即醫學上所說的單眼抑制)。視覺發育期單眼抑制會導致弱視。 其二、是影響外觀。首先是眼球位置不對稱對面部美觀的影響,其次是為克服重影、亂影被迫歪頭側臉(醫學上稱為代償頭位)導致的臉部發育不對稱和異常姿勢對外觀的影響。 斜視、弱視是小兒眼科常見眼病,如果在3歲以前能夠及時發現並治療,就可以維護或恢復雙眼視覺功能。當前有不少家長認為斜視只是影響孩子的外貌,認為等孩子長大就會好的,這種想法其實是極其不科學的。 所謂斜視,通俗的說法是“鬥雞眼”、“斜眼”,也就是雙眼不對稱,當一眼注視目標時,另一只眼的視軸偏離注視目標;弱視則指眼球檢查正常而單眼或雙眼視力不正常,通過戴鏡視力也無法達到同齡兒童應達到的視力水準。 斜視對兒童視力發展有什麼影響? 長期斜視會導致兒童視力低下,形成弱視,喪失立體視覺。由於斜視兒童長期用一只眼注視,另一只眼將造成廢用性視力下降或停止發育,日後即便戴合適的眼鏡,視力也不能達到正常。而且斜視不僅影響美觀,還會給孩子們的生活和心理帶來困擾。 兒童弱視還與其視覺發育密切相關。常有一些年齡超過12歲的孩子,被醫生告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雖然仍可以通過手術改善外觀,但斜弱視因沒有及時治療,視力低下將會伴隨終身,家長們得知後都悔恨不已。 弱視的最佳治療時期 兒童生長發育期間,視覺系統也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大,治療效果也就越好。如果發現孩子視力明顯異常、看東西時喜歡眯眼、皺眉、經常揉眼等症狀時,應儘快帶孩子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視力檢查。3至6歲是弱視治療的黃金年齡段,6歲前治療效果最為理想,12歲後即使發現矯正效果也大打折扣,而成人弱視康復的希望則十分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