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它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形成學改變,一般發生於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較終結果,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並喪失。視神經萎縮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引起視神經萎縮的原因有哪些: 1、細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腦炎球菌,布魯桿菌及分枝桿菌均可引起視神經感染,通過特殊染色可以證實。視神經組織損害和反應性結締組織增殖程度,與細菌和炎症強度有關,由於細菌和炎症導致視神經炎,後期會導致視神經萎縮。 2、病毒:病毒很少單獨感染視神經,常產生無菌性腦膜腦炎。視神經和視網膜可發生急性病毒感染,持續性病毒,及慢性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病毒,流行性感冒及牛痘病毒均可能引起視神經炎,後期導致視神經萎縮。 3、真菌:由於全身病或經免疫制治療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對繼發感染敏感,尤其是黴菌。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差或發生酸中毒者易感染藻菌,這種藻菌可通過被感染的副鼻竇入視神經,好侵犯血管腔血管阻塞而發生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較後導致缺血性視神經萎縮。 4、寄生蟲:弓形體已在一患兒的視神經中證實,該患兒死於弓形體的先天性全身感染,可能弓形體通過腦脊液侵犯視神經的腦膜,引起視神經周圍腦膜炎,由於水腫會導致壓迫性視神經萎縮。 5、視神經結核:常迸發於結合性腦膜炎,約10%-60%結合性腦膜炎引起視神經炎,炎症主要沿著腦膜向視神經鞘膜延伸。結核結節在視神經軟鞘膜內發展到視神經組織內,使其遭受壞死和乾酪樣損害,較終導致視神經萎縮。 6、視神經梅毒:發生於二期梅毒。梅毒螺旋體侵入腦膜組織,常有顱底腦膜炎引起視神經炎。臨床上表現為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炎。如有大腦梅毒瘤存在,則因顱內壓增高導致視乳頭水腫,兩者後期均會導致視神經萎縮而失明。 7、腦脊髓膜炎:腦炎等下行性感染,殃及視神經,引起視乳頭炎及球後視神經炎,當然還存在相關的全身症狀,但後期導致視神經萎縮。 治療方式 1、病因治療 一旦視神經萎縮,要使之治好幾乎不可能,但是其殘餘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是有效可能的。因此應使患者充滿信心及堅持治療。 2、藥物治療 常用的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及輔酶A等,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淤藥類如菸酸、地巴唑、維生素E、維腦路通、複方丹參等。近年來通過高壓氧、體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