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許多小朋友見到陌生人會怕生,突然不說話或是躲在大人背後對於小朋友來說,這都是很正常的表現但是在香港,如果在兩歲之前須要參加幼稚園面試,如何讓小孩不怕生,就是家長首先須要努力的課題。 一歲?上課?即使當時心中存在著很多問號,還是帶著孩子去試試看參加了課程之後才發現,一歲左右上課的目的很簡單1.讓孩子早早知道有其他小朋的存在2.讓孩子能和其他同齡小孩互動3.讓孩子覺得分享(或是一起玩)是一件像呼吸般平常的事4.讓孩子知道要跟隨老師指令(為所欲為不被允許)這些並不是很明確的被列為低齡PLAYGROUP的宗旨但它像是一個種子,這樣的信息隨處出現在課堂中,種在孩子的心裡即使未能馬上看見成效,但是隨著時間很快就能看見種子發芽諾諾在1歲的時候參加了“CPDA嬰幼兒發展協會”幼兒潛能開發課程會參加的原因是因為價格公道、離家近、環境乾淨每堂課的大綱大概是這樣 1.玩玩具10分鐘→這時會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數個玩具,一歲的孩子還不懂分享,除了不斷的玩,他們可以知道,這些不是屬於我的,並且在時間到的時候,必須要跟玩具說再見、收玩具。這一個環節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的孩子到現在即使她玩的非常投入,當倒數十秒時,她就知道玩樂時間即將結束,到了玩具店也是一樣,她能清楚的明白“我的”以及”不是我的”。 2.說故事時間或主題課程→考驗老師表演功力的部份來了,做的不夠誇張不夠戲劇性,很容易讓孩子在三分鐘後覺得無聊而分心,主要是訓練孩子能坐著聽故事和習慣閱讀,但個人覺得要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需要費很多心力讓在家中製造閱讀環境(之後另開文章敘述)。 3.手工時間→正式的兒童用桌椅會在此時出現,課堂上會準備大貼紙小貼紙,或是蠟筆,ㄧ些空罐子讓小朋友擺放物品進去,每個孩子都在這一的部分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專注力。 4.大肌肉運動時間→每堂課會擺放不同的道具,讓小朋友爬、抬腿、扶站....這個環節小朋友玩得開心,但是媽媽更累,因為一直彎著腰扶著孩子,真的有點辛苦^^可是回家後,小孩能睡的很好,也是一種收穫。 諾諾在CDPA上了一年的課程(一到兩歲),依我的觀察,她非常的理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同齡的小孩跟她一樣的存在^^並且能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有她喜歡的,也有她不喜歡的。對於你的、我的、他的,如何交換分享、界定的非常清晰,以及時間到就應該要跟玩具說再見,享受過程不哭鬧...這個都是在這一年內培養出來的。所以反推回去,我認為一歲左右的課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相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己會去摸索、探索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在課程中能有許多同齡的孩子出現,環境整潔,價格就會選擇比較實惠的,這樣可以每週多上幾次,讓孩子更能有收穫,這些就是我在孩子第一階段playgroup所考量的重點,很快的一轉眼到了一歲半,我們又一起踏入另外一個嶄新的課程,待下回分享。Email:crazymamaworld@gmail.comIG:www.instagram.com/crazymamaworldFB:www.facebook.com/CrazyMama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