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開始前想要紓發一下。看到有些人將傳統或既定一套定為最低標準,尋求指定味道,往往只追求心目中認為的「品味」,實在令人費解。食評雖無分對錯,但每次都執著拘泥於相同細微之處,抗拒「標準」以外的任何作風,又豈能開懷品嚐食物真味?小小感受紓發完畢,來入正題吧! 早在網上看過其他blogger介紹「海老名」沾麵店,當時記著名字計劃有空便去試一下吧,可是連地址都沒記下來。這天路過長沙灣,發現這一帶有些店舖又與兩年前不同了,但食市依然林立,還有更多新派食店加入。才黃昏六時,有點餓,本想在麥記買點小食後便離開,卻在麥記左近發現了這家無門牌的食店,看門面初初以為是高級日式餐廳,看看名字卻發現原來就是那家沾麵店!難得來到,擇日不如撞日,就省下小食錢,提早吃晚餐吧! 「海老名」由把沾麵引進香港的Meter Chen開設,這是繼「隱家」及「俺之沾麵」之後第三度開設的沾麵店,選擇以櫻花蝦湯底為主打,採用靜岡縣駿河灣的蝦乾熬成湯底,比常見到豬骨湯底更有新鮮感。不過食客要留意,「海老名」設有落場時間,三時至六時別來摸門釘啊!這次星期日來到剛好六時,不用等位便能入座,但甫點菜後,只有十多個位的店已瞬間坐無虛席了。 店內掛有簡單的小佈置。 後面的牆可以掛衣服,而坐著的圓凳其實也能打開放蓋子放手袋。 簡單的點單紙。 拉麵 / 沾麵店通常選擇不會多(這樣真好,我的選擇困難症才不會很嚴重),這裡的選擇只有三款湯底,醬油、味噌、蕃茄,我選擇了醬油,加了一份特製櫻花蝦炸玉,朋友選了味噌。三個味道的沾麵本來便已有齊所有配料,覺得不夠的才追加吧! 桌上寫有沾麵的食法。 三料調味料,左起是七味粉、蝦醋、山葵檸檬汁。 麵的分量用傳統的磅計算。 店員先送上紫菜及「特製櫻花蝦炸玉」。 「特製櫻花蝦炸玉」當小食吃或是放在沾麵湯裡吃都可以。這份是額外多加一份炸玉的分量。 醬油味的沾麵。($78) 麵來了!湯內有叉燒、 蝦乾、糖心蛋、荀、蔥花,非常豐富,由於點餐紙沒個別選項,如要「走蔥」之類的,應該要主動跟店員說吧。吃的時候可試試加一點蝦醋及山葵檸檬汁,確實能令味道昇華,亦減低了油膩感覺。桌子放著三大碗食物有點擁擠,幸好店員也很幫忙會把你吃完的碗立即收走。 每碗有兩塊超大超肥的燒叉燒,大得差不多可在碗內繞一圈。湯的油比較多,看似辣油的顏色,其實是蝦油,令湯底帶有鮮甜味,味道與醬油的配搭剛好平衡。試了朋友的味噌湯,感覺味噌味道很強,與蝦味不及醬油合拍。 溏心蛋的質感不錯,但味道比較淡。食完麵條後後叫店員幫忙加入熱水把湯直接喝下,湯的蝦味不算很濃,帶點清香,配味噌湯的蝦味會比較突出,但整體味道醬油味的配搭更好。 沒有加一。 這家的味道算不錯(我認為比「隱家」好吧)。其實不額外追加的話,麵條分量不算多,但配料很豐富,分量對正常食量男女來說絕對足夠,可能是地段租金問題吧,我認為這價錢非常合理,不妨一試。 海老名 地址:長沙灣元州街213號美居中心20號舖(麥當勞旁) 電話:3954 5528 營業時間:11am – 3pm、6pm - 10pm Blog原文: http://blog.a-timemachine.com/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