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挑釁,是現實問題。 1997曾經爆發移民潮,2014催淚彈事件,移民議題再被廣泛討論。但除了要面對經濟因素外,情感因素更為重要。除非能力大到可以舉家移民,否則你要面對孤獨,承受一個人或兩個人的寂寞。移民並非出差、留學般有一個期限,你要習慣沒有父母家人在身邊的日子,家裡有任何急事,親人身體出現毛病,你永遠是最遲一個知道,甚至因此未能與家中長輩道別。家人往往會因為怕你擔心又或者不在現場,不會跟你報告家中大小事情,先別說你移民到歐美等國家,單是機程一小時的台灣,由家中出發到落機,亦需要大半日時間,若有急事這六小時已成關鍵。 再講,移居他國,無可避免要獨自生活,有伴侶當然較好,但如環境因素所限,一個人住每日回家看電視食飯洗衫⋯⋯屆時你可能會懷念在家中與家人邊睇CCTV邊鬧的每一個晚上。移民不是工作假期,感受完生活還是能回到自己熟識的地方,移民是要將他國變成自己的地方。思鄉情緒往往會在危難或佳節時出現,人在異鄉,要是被抬上白車,救護員問你需聯絡親屬嗎?你掏出手機可打給誰?當下感覺最真實,最親的可能只有朋友。又或者佳節日,人人趕到家中團年歡聚,你要去哪兒?伴侶是華人的話,你能否回香港過年還是要以伴侶的華人家庭為先? 今時今日,網路發達,與家人朋友聯絡方便,但如有長期離港打算的,再好的網路都不及一碗阿媽煲既靚湯,離開需要好大的勇氣。 這不是移民地遠近的問題,而是根的問題。流浪遷移需要很大的決心,放棄很多,犧牲很多,金錢可以解決的固然容易,但情感上的犧牲卻更需注意,這份情感同樣應用於外籍傭工、因工作而被長期被委派到外地的朋友,所以羨慕別人移民的,不妨先自我評估一下勇氣指數。 以上純粹個人感受,歡迎交流台灣生活的種種。 www.facebook.com/corner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