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裏看記台南 ‧ 老、舊、慢以及寧靜的美好(上) 在台南不過待了兩天,上一篇寫第一天,這篇寫第二天。 在台南的第二天很早就爬起來了,早上七點就起來到臺南火車站,往郊區善化區去,因為到善化後還得轉車到胡厝寮,郊區的車不多,最晚從胡厝寮返回善化的公車在下午五點就開出,所以早點進去為妙。當時我們民宿的老闆娘一聽到我們要去胡厝寮就皺眉,她叫我們不要跑那麼遠,那是在郊區的一個村落,到善化後公車都很難等。但從網路上看,胡厝寮的彩繪村實在太可愛和吸引了,同行的表姐尤其想去,我們就不顧一切出發了。 上次提到了,其實臺南的市中心很小,從我們民宿(海安路那邊)坐計程到火車站不過跳幾次錶,坐火車到善化也不過幾個站,所以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遠,麻煩的是到善化後的交通。但我們實在太幸運了,在善化車站出閘後,本來是想問路,卻遇上一對媽媽送女兒來坐火車到市區學鋼琴的母女,她們就是住在胡厝寮的隔壁村。那個阿姨送完女兒到火車站後就要回家了,提議不如順道把我們載過去,那我們就不用苦苦等候公車了。 我們兩表姐妹就不客氣也毫不愄懼地上了那陌生人的車,阿姨其實並不老,看起來是個開通又有個性的好媽媽,不是太囉嗦的那一種大媽,一路上也有跟我們聊聊天,說快要一家人到日本旅遊,當車開到大街,我們問她這裏有什麼好吃時,她又隨手一指,說那家吃的(吃什麼我忘光光了)是她們家開的,那時我心想:我們是不是遇到小村落的大戶人家了哈哈。 多虧坐了一趟順風車,我們很快就到了胡厝寮。才一下車,在村口就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彩繪,當時好像才九點快十點鐘,已經有人在那邊拍照了,有一家大少來的,也有一雙雙情侶,或是一大群女生,看起來遊客並不多,大部份都是當地台灣人。 點擊圖片放大 +7 這胡厝寮的彩繪村並不是政府規劃的旅遊區,這些彩繪也不是出自哪個藝術家的手筆,這些彩繪不過是胡厝寮的村民自發性的藝術創作,大家紛紛在家外面的牆壁繪畫起來,從一個老婆婆的家開始,一戶傳一戶,演變成今天這個彩繪村。那天我們去到,還會看到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據那裏的村民說,他們會這樣一直一直畫下去,直到填滿胡厝寮的每一幅牆。不過到現時為止,胡厝寮已經有相當多彩繪牆了,各種設計、各種卡通人物都應有畫有。在陽光下,在五顏六色的彩繪牆前拍照,都很容易拍出好看的相片。 除了上篇提到的神農街,胡厝寮又是一個臺南混然天成的旅遊區,村民自發性的藝術創作比形式化的商業設計來得有人情味多了,雖然這裏並非每幅彩繪牆都來得漂亮,但每幅都具有一種純樸的稚氣,整條村子都散發著正面的、開心的、人的氣息。 除了看彩繪和拍照,在胡厝寮可以感受另一份郊區鄉村的悠閒,這裏的人民風景和感覺並非淡水那些臺北近郊可得的。在這裏,我想起音樂同樣自然純樸又提倡慢活的盧廣仲。 胡厝寮也挺大的,一直左拐右拐到處找彩繪牆拍照,拍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了,要走出去也不容易,我們也只好邊走邊問路。好不容易找到村口,竟然又遇到剛才經過他家,問他路的男人,他正載著小孩出去,而我們兩表姐妹又順道坐上別人的車了。我們告訴叔叔我們剛才也是坐順風車進來的,之後一路上叔叔就再三叮囑我們兩個女生不要再隨隨便便上陌生人的車了,實在太危險。回香港跟朋友提到,他們都覺得我們太誇張,一個早上,在一個陌生的小村落都在坐別人的順風車,我說這才是旅遊的意義,有些勇氣是在香港無法掏出來的,而旅遊就是讓我們變得更勇敢。 (待續) 原文 | thecoolkissingmach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