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有刷牙,應該不需要特別洗牙吧?」這是很多人對洗牙的常見誤解。但其實就算每天刷牙兩次,也還是會有牙菌斑和牙結石累積,而這些就是導致牙齦發炎、牙周病,甚至牙齒鬆動的元凶。洗牙並不是為了把牙齒洗白,而是為了把刷不到、牙刷清不掉的牙結石與細菌清除,保護牙齦健康。如果長時間沒有洗牙,牙結石會慢慢堆積在牙齦邊緣,造成發炎、流血、甚至牙齦萎縮。這些問題初期可能沒什麼感覺,但等到真的有症狀時,往往已經演變成牙周病了。 那到底多久要洗一次牙?洗牙是一種預防性的定期保養,康軒牙醫診所余迺昌醫師表示,每半年洗牙一次是最基本的保養頻率,這不僅是為了清潔牙結石,更是為了提前發現可能出現的牙周病、蛀牙或其他口腔問題。不少人習慣等到牙齦流血或牙痛才看牙醫,其實那時問題往往已經惡化。 不過,如果你有以下幾種狀況,建議可以每 3~4 個月洗牙一次曾有牙周病病史抽菸、常喝咖啡、茶垢較明顯者牙齒排列不整,較容易卡牙垢牙齦容易紅腫流血 此外,康軒牙醫診所余迺昌醫師也特別提醒,尤其是有接受牙齒矯正的情形,在牙齒矯正期間,不論是戴傳統牙套還是隱形牙套,牙齒都比平常更容易藏污納垢。食物殘渣常會卡在矯正器或牙縫中,清潔難度增加,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牙結石與牙周發炎。這些問題不只會影響口氣和外觀,嚴重時甚至可能拖慢矯正進度,導致牙齒鬆動、蛀牙等狀況發生。因此,矯正中的口腔清潔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洗牙過程會痛嗎?其實比你想像中簡單!洗牙的過程一般由超音波洗牙機進行,會利用高頻震動把牙齦邊的牙結石震碎,再用水柱清洗乾淨。整個過程大概 20~30 分鐘,不會真的「把牙齒洗掉」或「把琺瑯質洗薄」,這是很多人誤會的地方。常有些病患在洗牙時會覺得牙齒酸軟或牙齦流血,這其實是因為原本就有牙齦發炎,不是洗牙造成的傷害,而是把原本的問題顯現出來。透過清除牙結石,讓牙齦重新貼合牙齒,才能真正改善出血與口臭的狀況。 洗牙其實是一種最簡單、最實惠的口腔保養方式。每半年抽空花 30 分鐘洗個牙,就能幫自己省下未來可能要花上數萬、甚至更多的牙周治療費用。保養永遠比補救來得輕鬆,也讓你的笑容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