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我相信"濕疹"這一種皮膚病並是很常見。你總會認識一兩位患這種病的人。 小編正正就是經常受濕疹困擾的其中一個。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以發紅,水腫,瘙癢和發乾為表征,亦都可以出現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 跟據西方醫學的說法,濕疹確實的成因仍然不明,他們亦暫時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砌底根治。現今的方法,就只有使用類固醇去壓制濕疹帶來的痕癢。但使用太多的類固醇卻可能引起副作用, 有可能會使皮膚變薄,胸部、腹部、大腿有時可見紫色條紋,容易有瘀青現象,傷口癒合較差。 西醫認為成因很可能跟遺傳及免疫系統出現異常的敏感有關。而致敏原因因人已異,包括塵蟎、清潔劑或肥皂、香水、花粉等。環境濕熱、溫度變化及患者的情緒壓力,都可以令濕疹的症狀變得更嚴重。 至於在中醫方面,他們認為濕疹關係著「內因」與「外因」,內因更佔主導地位。 常見的有以下幾方面: 濕重 血熱 風邪 脾虛 中醫認為食物與濕疹關係密切,尤其脾胃欠佳的人,因為脾胃不好,不能將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進行正常代謝吸收轉化,而使這些物質成為身體內多餘的病理產物。另外,中醫的治療時間一般都要花一段頗長的時間才能根治,而時間則因人而異。 但無論中西醫都認為患者應避免觸碰致敏原如化學剤,塵蟎,羊毛品等。另外,它們亦認為盡量避免吃 進食牛肉、羊肉、堅果類、海鮮類、煎或油炸、辛辣等食物,以免刺激皮膚。另外,經常注意保濕亦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