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談起減肥過程,都會出現許多不愉快回憶,尤其在減重過程中必須拒絕喜歡的食物或是甜點,那種痛苦就像毒癮戒斷反應一般難過。一點都沒錯,甜食就是毒品!美國因為氾濫使用糖,造成60%以上的美國人肥胖。而台灣也不遑多讓,四處林立的飲料店以及甜點食品業,就是「糖」充斥的證據。 「甜食」是腦嗎啡會讓人無法自拔大腦中許多神經傳導物質,都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其中多巴胺(dopamine)接受器,就和愉悅、快樂等情緒有關,只要是讓你感到快樂的事,都會刺激腦內多巴胺的分泌。 而「糖」這物質,除了讓舌頭味蕾跳動外,也會激活腦內的多巴胺受體,因此當你吃一口甜食或喝含糖飲料,大腦就會告訴你:「我愛上它了。」其實這並不是壞事,因為刺激多巴胺受體是有療癒作用的,問題是,甜食也會刺激腦內鴉片受體(Opiatereceptor),這時就會逐漸產生對「糖」的依賴,再加上一般甜食熱量高,一不小心就會對甜食上癮,造成肥胖以及糖尿病後遺症。研究:愛吃速食、披薩、甜食 得憂鬱症比率高出49%我之前提過,肥胖的朋友憂鬱症比例高,許多人會說,吃甜食可以讓心情變好,所以雖然會肥胖,但為了治療憂鬱,像是鬆餅、蛋糕、冰淇淋、手搖杯飲料、巧克力等甜食,就不應該限制。但這種說法對嗎? 2011年西班牙大學做了一項研究,6年內追蹤了8964名受試者,發現常吃速食、披薩、甜食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49%;碰巧的是,同年澳洲墨爾本大學也發表一項追蹤10年的調查,發現1000多名20歲到93歲經常吃甜食、油炸、加工食品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常吃天然食物的人要高出2.34倍,為何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甜食雖然會增加血液中的多巴胺,但是長期下來,反而體內多巴胺會下降更多,造成憂鬱,結果想要經由吃甜食帶來快樂的人,博客娛樂城只好想辦法吃更高熱量的甜食,再加上心理依賴,當然就會踏上肥胖不歸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