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最常見的問題非"暗瘡"莫屬, 以西醫角度為雄激素過多. 多在臉部或身上出現丘疹, 粉刺, 結節, 囊腫等. 嚴重者會影響自我情緒. 除青少年, 不少成年人都有同樣問題, 可見"暗瘡"威力之大. 現代醫學角度, 臉部或身上都有無數毛孔, 每個毛孔都有一條通道可以讓油脂從皮脂腺流至皮膚表層, 這些油脂可以保護皮膚, 有皮膚光滑及保濕作用. 如果毛孔內有過多油脂和老角質結合, 就有機會形成粉刺. 當粉刺受到感染就會發炎成為暗瘡, 亦即中醫的"痤瘡"或"粉刺".痤瘡的生成, 在中醫角度多和濕, 熱, 瘀有關. 三者互結成瘡. 一般如瘡紅, 腫, 痛, 膿明顯者, 多為熱性瘡. 如瘡色暗, 腫而不痛, 微膿者, 多為寒性瘡. 熱性瘡, 多因素體偏熱, 或食辛辣, 氣血郁滯, 發於肌表. 寒性瘡, 多因素體偏寒, 好食生冷, 影響脾胃運化, 寒濕發於表.當然少運動, 壓力大, 睡眠不足都係主因, 氣血運行不暢, 肝氣郁結而成. 治療當然要用藥, 但生活或飲食習慣的改變更為重要.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有人一食煎炸就喉痛生瘡?? 為何有人一食甜品生冷都生瘡?? 為何有人捱夜或壓力大就會生瘡?? 其實都可反映脾胃和肝臟的強弱. 一般建議減少進食煎炸辛辣, 生冷, 甜食, 或過多的蛋白質. 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或諮詢中醫師, 有需要可透過以下荼療改善皮膚. 熱性瘡: 菊花, 蘋果, 甘草, 煮大約30分鐘寒性瘡: 薏苡仁, 陳皮, 生薑, 煮大約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