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干擾行為,指其行為未經老師允許且使用不當的方式呈現,並與課程活動内容無關,導致教學活動中斷或是妨礙他人與自身學習的情況,且是教師、父母或重要他人期望能加以改善的行為,例如:擅自離座、製造噪音、尖叫、搶奪他人物品等(黃姿綾,2012)。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個別差異,就著相同的行為問題背後也有可能蘊含不同意義,在發現學生的問題行為後,我們應了解問題行為產生的因果、背景等。只有準確的斷診,問題才能正確的根治。在學校裡,老師最常用的策略是「ABC行為分析法」,目的在透過仔細的觀察、記錄和反思,分析問題行為的前因後果,從而找到方法預防及停止孩子重複犯錯,並培養好習慣。A是Antecedent,行為「前因」,例如:每次不當行為出現都有此因素。B是Behavior「行為」。C是Consequence行為的「後果」。這三個專有名詞是改變孩子困難及偏執行為的重要基石,我們可以透過它們了解有甚麼外在環境因素會引起孩子的特定行為,以及事件的結果如何導致行為持續地發生。事實上,行為介入可從兩方面入手:前因控制(Antecedent control)和結果控制(Consequence control)。前因控制是指通過調節環境,預防行為問題再發生;結果控制是指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減少問題行為及鼓勵良好的替代行為。下期再談,主內平安。202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