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教學體制,除了學科知識以外,老師們也會在另外兩個範疇內重點受訓。而這兩個範疇就是教育理論(Pedagogy)和管理學生行為。管理學生行為並不是用老師高高在上的姿態和權威,高壓式地控制學生。這在英國是行不通的。“管理學生”和“控制學生”是兩種不同的層次。管理學生行為是需要有很多溝通技巧和心理策略。英國有很多書是教老師如何管理學生行為的,這在英國老師範疇內是一門專業。大家可以試想想剛過去的網課時期,老師是怎樣管學生的?我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有一次網課時班主任看見一位同學不停的笑,她請學生安靜並專心上課,但他毫無反應,仍舊哈哈大笑,為何他不停地笑?相信大家都能預計到結果:那位同學根本沒有聆聽老師的話,他依舊專注地看著別的影片。儘管老師不斷向他大喊、叫他的名字,他也無動於衷,全情投入在他的世界裡。我幻想這個尷尬的畫面:一班無奈的同學看著情緒越來越激動的老師,以及那位沉醉在自己世界的同學。過去,我們常運用權威方式管控學生,所以行內所言「先管後教」,然而在 疫情下的網絡教學,這些方法還有效嗎?我也不得不承認,教學真的轉變了。或許老師與學生的連結,不能再依靠昔日傳統的威權關係,是時候回歸最純粹的人際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說的「班級經營」:師生的關係、溝通與互動。下期再談,主內平安。2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