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屆香港學校朗誦節(2022 年)將將本月24日結束,這是全港最大型和最多學生參加的一個朗誦賽事。我依稀記得我小四的時候參加過一次英詩獨誦,也是我一生唯一的一次。當時的過程我已經記不起,只記得朗誦比賽的時間很短,約一分鐘多些,但等候比賽的時間卻是個多小時。 近兩年因疫情的關係,比賽形式有所改變,取消現場比賽,轉為錄像模式進行。我兩位兒子今年也有報名參加朗誦比賽,過程有苦有樂,苦的是要同時訓練兩位小猴子,教發音、教表情、教情感......樂是喜見小猴子有所進步,雖則未至於有獲奬的機會,但我喜見五十多年前的「自己」,而且「自己」比我更出色,頓時感到老懷安慰。我從沒對兒子說出我對他們獲奬的期望,因我的信念是過程重於結果。 正向教育的理念上,「結果」的興奮度很短暫,而且每一次的亢奮都會遞減,意思是我們如要維持興奮度,「結果」的級數要每次上升,例子如打機,每一關的boss都要比上一關勁,學生才能繼續沈迷下去的動力。「過程」的興奮度較為長久,而且不會輕易遞減,例如努力付出汗水後而獲得的成功,滿足感會讓大腦保持快樂。讓自己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 讀者們也要明白若活動的難度和挑戰程度遠遠高於孩子的技巧能力,他們很容易產生焦慮。另若活動的難度與學童的技巧能力相配合,並有稍高的挑戰程度,便能增加孩子對活動的掌控感,有助達至「神馳」的心理狀態。(黎玉晶,2016) 下期再談,主內平安。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