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參加了一個關於青少年的義工服務。 這個青少年的義工服務是需要面試的,當天有小學生的面試者,我即時懷疑自己是否錯到了場地,因我的年齡是她們的六七倍,看見她們就愈發現自己年華老去,不禁感嘆時光飛逝。 結果公佈我僥倖入選,第一次會議時,結果和初選一樣,全組年資最豐的是我,大部分的組員都是剛入大學的青年人,感覺上我就成了一小眾。人就是這樣奇怪的生物,當成為一個群組的異類時,會害羞於承認自己與眾不同,感覺得非常不自在。 小朋友也是一樣,大部分的孩子也會儘量避免與眾不同,因渴望融入群體和被接受是人性的一部分。初開學時,學生或許不太適應,但慢慢地他們會被學校的規則所感染,適應老師/校規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當小部分的學生不遵守學校的價值觀和信念時,必定會遭受老師的懲罰,更嚴重可能會被同學的排斥,結果是需要公開服從老師的要求,這也是老師常用的「羣眾壓力」策略。當然順服並不代學生接納學校的觀點或老師的要求,但從心理學上來看,趨同的力量,永遠大於求異的力量。 話說回來,我沒有從眾的想法,因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告訴我:「個體一旦成為群體中的成員,他的智力水平會立即大幅度降低。」我要設法成為那少數人的一份子,而只有不從眾,我才可為義工服務提供更大的貢獻。下期再談,主內平安!20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