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次子問我何時上天堂。童言無忌,待我還在思考如何回答時,他已經急不及待地繼續發問,六十二歲?七十二歲?八十二歲?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數據,香港男性及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 82.9 歲及 88 歲,平均壽命是全球之冠。我兒子所停的歲數非常接近真實數據的數字,不知是巧合還是記得我曾經向他提及過。我最後的回答是希望見到你(兒子)的兒女(孫仔)出世才上天堂,幫你(兒子)照顧子女(孫仔)。次子續說將來會生五個仔,他們全都會聽聽話話,好似我咁,你不用擔心。坦白說,上天堂我並不害怕,但為人父母永遠也希望在世時可為自己的子女多做一點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就是這個意思。生命教育從來也是一個不容易處理的課題,無論在學校裡,還是在家庭裡。在小學課程內,生命教育絕少獨立成科,多是透過不同形式的主題滲入不同的科目中,因生命教育多包含「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整合知情意行」三方面。事實上,我們也要思考當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可以讓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結構的認知架構之前,便要他們去發現那些結構,是不合理的。我常常對同事開玩笑說,二三十年前我去最多的是「婚宴」,現在呢?我去最多的是「喪禮」。時間,是世上最無情的朋友。我很喜歡趙雷的一首歌:「又一個年代在變幻 我已不是無悔的那個青年 青春被時光拋棄 已是當父親的年紀 理想永遠都年輕 你讓我倔強的反抗著命運 你讓我變得蒼白 卻依然天真的相信花兒會再次的盛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NijCmboa4下期再談,主內平安!20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