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Brighton Seafront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做到為陌生人兩肋插刀那樣高階,只要一個微笑或一句說話,也許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別人感到溫暖。至少,今天有一個人仍會因為那天在異地感受到的溫暖而微笑。 還記得上年一月與好友一起,兩個女孩子膽粗粗跑到英國,一下子把幾個月辛辛苦苦兼職得來的錢全花光,為的就是讓自己達成「在二十歲前踏足歐洲土地」的心願。 在英國的七天,我們到訪了Brighton和London。不論在恬靜的前者還是熙攘的後者,我們都能感受到一種陌生人的愛。我說的這種愛,不是那些很偉大無私甚麼甚麼的,卻能使陌生人不再陌生;它並不會使你感動流涕,卻能令你會心微笑。 我所說的,其實是當地人對陌生人的態度。 他們總愛以Darling, Sweetie去稱呼人。不管我們到餐廳用膳,還是在小店亂逛,甚至只是在街上隨便問路,都不難聽到他們這樣親切地叫我們。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僞君子所為,但這做法不但沒有傷害人,還能使人溫暖,既然如此,為何我們要吝嗇這種美言呢? 還有一次,我們在路上邊走邊咬著一條地道的wrap,吃得津津有味之時,迎面來的兩個當地人竟望著我們說「哦咦絲」(即日文 好味道)。很唐突吧,但我記得最後我們四目交投然後便一起笑了。 在Brighton那間Hostle的樓下,沿路走便是Seafront 這一切都好可愛吧。 而這種可愛不正正是香港需要的嗎? 甚麼時候開始,這城市變成一個只是給不同人經過的地方,路人就只是路過的人,不帶有任何交流? 更可怕的是,人們總會習慣地先防衛著別人的熱情。包括我自己。 記得有次,我獨自到海港城附近的停車橋拿著我的手提電話四處拍照,忽然身旁有一群印度人走過來跟我說話。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說甚麼,但憑他們的肢體語言,我大概猜到他們是想我替他們拍照。當我準備從其中一位男人手中接過相機時,他竟然不斷說”No“,然後指著我手中的電話。這時我不經思索便把我的電話遞給他,問“This?”。當那男人接過我的電話時,我才開始懊悔:為什麼我要貿貿然把電話交給陌生人!? 正當我在想究竟發生甚麼事時,其餘的印度人竟然把他們的相機對著我和那男人,然後不斷按快門,過程中夾雜著一堆我不懂的語言。使我開始懷疑這是一場騙局,他們是想分散我的注意然後搶走我的電話。於是我強裝鎮定,問他們“I don't get it, why are you taking photo of me?” 其中一位女人竟然答“Pretty you”,使我當堂「吓」了一聲,然後更加肯定他們的目標是我部電話,所以我立即把電話拿回來。 但最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繼續拍照。在我還在思索剛才的事時,他們又走過來。 這次,他們真的是請求我替他們合照,然後便二話不說把手上所有電話、相機都交給了我。 一路替他們合照,我一路感到很慚愧。 其實他們只是一些熱情且直率的遊客,為什麼我一開始要懷疑他們是壞人? 所以在替他們拍完照後,我鼓起勇氣邀請他們與我合照。最後和他們聊了一會,再祝他們have a nice trip我便走了。 事後我立刻致電爸媽與他們分享這次奇遇,怎料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拋下一句「今次你好彩!」,然後斥責我不應隨便與陌生人交流云云。 究竟,從甚麼時候開始,當你在這世界遇到好人好事是運氣? 只希望在這個世界上,互不相識的人不再需要有防範之心,而是在相遇和相見時充滿仁和愛。 倫敦眼上看世界 曾經講過悶兜兜既Big Ben,話唔去都得,點知去到睇到嘩嘩聲唔願走 英國啊......我想念妳。 應讀者要求,post下我同印度旅客既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