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魯木齊一路下來,路況也不錯,但遇上剛溶化的雪水,與煤炭屎混在一起,一個不留神,便會聽到︰「X!又踩到成腳屎!」 以住對於炭的認識,是從超市買回來的燒烤炭。所以對於路面上不斷出現的炭粒,有時一座座炭山堆在民居前,有時見到滿載著炭的貨車停在路邊,有點不明所以。腦海不斷浮現網上教學,如何在戶外利用木材自製木炭。環顧四周,只有無邊際的大地,卻不見樹木,如何能做出如此多的木炭? 燒烤這麼多年,也不知有木炭和煤炭的分別。煤炭也讀過,卻在今次旅程把書中知識連繫上。煤炭是種化石原料,也就是煤礦把煤炭採出來。而當燒烤、木炭、煤炭和煤礦放在一起,「煤炭礦難」只出現在新聞的詞語,原來也能跟它扯上關係。根據目測,木炭和煤炭是分不出的,而把沿路滿地的炭撿起,也足夠未來一年每天燒烤。 由於黑炭不斷地在路邊出現,一度懷疑是否鋪路工程留下的瀝青。由於新彊部分地區油井遍地,到處也有煉油廠。而在腦海僅餘的化學知識也告訴我們,提煉石油的油渣也是瀝青。但百度了一下(不能谷歌),瀝青是膠質石油殘渣,也就認定遍地煤炭了。 在大西北的春夏交替,當地人仍需要在寒冷天氣用煤炭取暖。運煤車不見得會把煤蓋著,煤炭有時在運輸途中掉下,居民亦把煤炭隨意堆放在路邊。而從雪堆中慢摱溶出來的水,混和著遍地煤炭,剛巧遇上泥地,也就調較好一塊濕濕黑黑的海底泥。單車無論是緩緩走過,還是疾速奔走,車身也能享受著海底泥面膜,將來有幸被邀請參加一帶一路考察團的港青要注意啊! 點擊圖片放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