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中國對英國升學需求飆升,中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英國公立學校。來自中國北方大連的Ying,已在英國擔任導遊 12 年。他在四個月前開設了這家餐廳,以滿足每周前往風景如畫溫莎城堡和伊頓公學的中國遊客的需求,這是亨利六世於1440年創立的公立學校。伊頓公學的受歡迎程度凸顯中國對英國私立教育體系日益增長的興趣,而英國寄宿學校早已在香港相當有名,如今在大陸成為精英教育的標誌。 曾在英國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父母Lily Wu和丈夫,他們計劃明年 9 月申英國的寄宿學校,其卓越的品質和創新的傳統”而聞名。她認為英國學習課程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兒童需要教育成為社會的積極成員 ,也需要被社會化。然而,中國大多學校只教授教科書知識,即所謂的「強制餵養教學法」,缺乏創造力及創意這是中國和英國教育體系之間最大的不同。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溫徹斯特和威斯敏斯特等英國中學的名字引起中國富裕中產階級的共鳴,並為孩子準備英國留學費用。曾受過伊頓公學教育的奧運馬術運動員Alex Hua Tian的形象,是中國籍的英國公民,鞏固寄宿學校的「貴族」聲譽。根據最新數據,中國大陸已經是英國寄宿學校最大收入來源,人數也增加了10%,達到近 8000 人。隨著中國一孩政策結束和全國財富增加,這個數字可能會在未來二十年內上升。在 2000 年之前,中國沒有人聽過英國寄宿學校(UK Boarding School )。反之,在香港則相當有名,因為它有大量的英國人口。現在,英國寄宿學校在中國的品牌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數據顯示,五分之四的中國學生在英國就讀全日制寄宿學校,平均學期費用10,800 英鎊(伊頓公學收費 12,900 英鎊)。這意味著中國學生每年在英國寄宿學校所支付的費用為 2.2 億英鎊。對學校來說,更大的吸引力是利用學校的名字,在中國建立特許經營權。在中國則有英國中學獨立營運的 15 個校區,包括北京的哈羅分支。哈羅的國際學校在上海、香港和曼谷的特許經營權,為其創造 230 萬英鎊的營業額和 277,429 英鎊的利潤。入學熱潮也為倫敦的房地產和零售業帶來極大價值,但人們對英國的長期利益存在疑問,許多中國學生離開英國前往美國頂尖大學,最終返回中國。在英國長大的中國兒童也可能更傾向親英情緒,他們瞭解這種文化,作為兩國未來前進的橋樑。Gabbitas是一家成立於1873年的教育集團,旨在招聘教師,並為英國獨立學校設置申請人的海外考試,稱為 UKiset。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他們會非常努力地工作,變得非常成功。今年,參加UKiset入學考試的學生人數從去年的 350 人增加到 500 人以上。在教育方面,中國並不懶惰,在經合組織(OECD)的排名中,中國的地位高於英國。關於英國政府學校在中國很受歡迎,特別是音樂和體育等課外活動。中國的制度比英國更注重考試和考試,但英國的教育體系則涵蓋廣泛。儘管中國對英國教育的需求放緩,但其受歡迎程度卻未退卻。若家長有意了解更多英國升學詳情,可聯絡英國升學顧問以尋求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