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一個漁港變成今日的商業中心林立,因著經濟發展令很多香港傳統老店都漸漸離場,漸漸讓本土特色和文化失傳。 香港人多車多是不爭的事實,也許能夠效法如澳門,台灣等地推動活化城市計劃,不但能夠創造出更多可用空間推動本土經濟及工業發展,又能舒緩十分緊張的土地問題。 光顧老店多年,他們的技術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每一口吃下去都能感受到香港的人情味。如果政府能夠重新打造一條特色後巷,集中香港經典玩具、補鞋、一些有富有特色的手信及手作店等,讓香港傳統社區特色得以保留,巷的空間不用太大,最好加入香港獨有的風景畫供人拍照。讓港人建立一個空間去推動本土工業,好讓地區能自由發展,此刻寄望活化後巷後能創出具價值的旅遊景點,讓遊客可以更深體會香港特色及文化,為香港衍生出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