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有線新聞】將軍澳132區填海發展,政府提出新方案,將削坡面積向山體推入30米,同時將要興建的公共設施數量由6個減至5個,換取填海面積由25公頃減至20公頃,有西貢區議員認為削坡造地對環境影響較小,即使成本較高亦應再考慮。政府去年提出在將軍澳132區,即華人永遠墳場以東海岸,以削坡及填海方式造地25公頃,政府提交西貢區議會的最新方案,減少造地面積至20公頃,包括將削坡範圍向山體推入30米。擬建的公共設施數量由6個減至5個,包括由對岸將軍澳137區轉移的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廠等,刪走了海上垃圾收集站。發展局指新方案已考慮了技術限制及造價,如果削坡工程進一步向山體推進多25米,即合共削坡55米,所需造價就要貴兩成,工期亦要長兩年,因此不能以削坡完全取代填海。岩洞方案同樣無法完全取代填海,反而會擴大作業範圍及拉長工期,不符成本效益。西貢區議員張美雄:「現在132區的造地方面是凸出來的,剛才你們提到有個削坡55米的方案,其實我認為這個55米的削坡方案,可以進一步減少現在的影響,這個公帑是值得考慮使用。」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規劃及地政)區頴恩:「始終削得多會涉及更多岩石挖掘工作及加固工作,令工程規模、時間和費用急劇增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會加深,始終這些設施有臨海需求,如果進一步削坡,會影響海路運作方式。」在137區規劃上,發展局指已預留鐵路站旁一幅土地興建政府綜合大樓,裏面會設有公眾街市。完整影片: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285918/%E5%B0%87%E8%BB%8D%E6%BE%B3132%E5%8D%80%E5%A1%AB%E6%B5%B7%E6%94%BF%E5%BA%9C%E6%8F%90%E6%96%B0%E6%96%B9%E6%A1%88-%E5%A1%AB%E6%B5%B7%E9%9D%A2%E7%A9%8D%E6%B8%9B%E8%87%B320%E5%85%AC%E9%A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