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4年5月6日 近年,每逢假日很多本港市民都會到深圳及內地城市遊玩,除了因為內地消費性價比高外,也因為當地的發展一日千里,在疫情後為港人帶來不少新鮮感,吸引很多港人探索「開眼界」。當中最引人入勝是內地創科發展融入人民的生活體驗,科技發展的速度更貌似拋離本港。在部分的國內一線大城市,無論在市面上看到的電動車或零售品牌、以至物流品牌,都融入不少創新科技。 來稿作者:張美雄 筆者早前便隨同生產力局到杭州、寧波進行考察。行程的焦點是到訪科技龍頭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盒馬鮮生等港人十分熟悉的內地企業其位於杭州的總部,以及寧波的甬江實驗室、永新光學等創新孵化基地,了解科技如何融入生活,甚至運用科技的優勢,開創全新商業模式。這些科技龍頭企業的運作,突顯了如何善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幫助其產業發展,才可以在全球競爭及迅速變遷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簡單而言,科技創新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突顯了「食老本」的傳統金融地產時代早已結束。 就以盒馬鮮生為例,表面上港人看到只是一間新的新鮮超市,但其實阿里巴巴在後台是雲端技術、大數據及物料網新科技,希望做到一種新零售模式。除了運用科技了解客戶消費模式、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外,盒馬先生的創新,在於其運用創造出去中心化的物流體系,加上與同樣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物流合作發揮協同效應,以此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營運效益,更容易做具規模的物流鏈。 當地年輕人的朝氣是推動杭州成功的動力 當地的企業以科技創新顛覆舊有商業模式,這一點值得香港去借鑑,也為我帶來思想衝擊,原來企業的運作可以如此創新。另一方面,在考察過程間,筆者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與當地創科工作的年輕人交流。言談間我感受到這些年輕人大多數都打從心底,有改變生活的熱誠及對未來的希望,因此他們都顯得很有活力、朝氣,理想及拼勁十足,這一點或許就是帶領這些創科企業,甚至是整個杭州社會也在進步的最重要動力。另一邊廂在近年的香港,正正就是缺乏這種朝氣。身為香港的中青一代,實在明白到本港不論在政府、還是企業層面上,不能再崖岸自高,只有及時振作,才能追上創科上的落後,讓年青人重燃起希望。 杭州寧波「雙城記」值得香港參考? 如果說杭州是數字經濟、在旁邊的寧波就是智能製造業經濟,兩大城市是整個浙江經濟的「雙引擎」,一直被稱頌為「雙城記」相輔相成。杭州及寧波的關係,令我聯想到「香港」及「深圳」兩大經濟城市,其實並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惡化競爭,反而是應該參考浙江的「雙城記」良性合作,人才共享、互補長短、各展優勢,這樣才可推動持續的繁榮發展。 近年常常聽說要抓緊「十四五」規劃機遇,令香港可以與深圳協受發展,成大灣區的創科中心,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並非一個政府哄誘年輕一代要正面向上的口號,而是真真切切讓香港「追落後」的妙策良方。而當中落馬州河套區發展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年輕一代如何投入參與,將成為能否令香港打造成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的關鍵。 看過杭州的科技產業後回到香港,反觀香港的情況,地產壟斷下令三十多年來香港以同樣的模式複製利潤,雖然曾經受惠旅遊業政策帶動令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卻導致經濟產業單一,在這麼多年後在香港四周已經迎頭而上的今日,已難以與鄰近城市的競爭,更甚者囤積土地、炒賣、高地價等深層次問題,也愈來愈成為香港革新的絆腳石。 香港要變,政府思維、產業結構、各大發展商視野也必須變,不單要善用中國對外窗口的優勢,也要順勢而為、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高端科技,這樣整個香港、以及香港的年輕人才有真正的出路。 原文網址: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679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