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 2024.04.04 繼日出康城首都,早年受到附近數據中心帶來的噪音及煙霧影響後,日出康城3月有多名LP6、晉海等居民投訴指,被高頻噪音滋擾影響晚上作息。《我家》報料熱線早前亦接獲屋苑Montara高層住戶表示,長期受噪音困擾,被迫開冷氣方能入睡。起初有人懷疑數據中心再次出事,惟環保署接獲多宗投訴後深入調查,終發現噪音源於屋苑內園一個單位設施損壞所致。 起初懷疑警鐘誤鳴 迫住閂窗開冷氣瞓 持續高頻噪音問題,早於去年11月開始,分別由不同屋苑住在內園的居民所發現。當時,有居民連續數晚打開露台窗戶時,發現高頻噪音響過不停,但因為源頭不明只能向管理處反映。有人起初懷疑是地盤或學校警鐘誤鳴,打算關窗忍受了事,但豈料高頻噪音在關窗後仍然響亮,導致其家人難已入睡。 直至今年3月,屋苑LP6、晉海及Montara內園住戶,再次聽到令人難以忍受的高頻噪音。據Montara高層業主Keith向《我家》表示,上月初因天氣不太熱,所以不時開窗睡覺。惟每當去到深夜,每隔數日就會聽到刺耳而尖銳的高頻噪音,令其難以熟睡,有數日更因為噪音難耐寧願關窗開空調睡覺,以免影響翌日工作表現。 環保署接18宗噪音投訴 深夜現場聲學相機調查 環保署其後證實,自3月4日起在上址附近一共接獲18宗高頻噪音滋擾的投訴。該署隨即派員於深夜時段到現場運用聲學相機作深入調查,發現高頻噪音的確存在且發出的時間不定,加上現場環境布局複雜,涉及多個不同屋苑、共用花園及樓宇設備,而且聲音在多棟大廈間多重反射,增加調查難度。 因此,該署多次部署派員於深夜時段到現場,運用聲學相機作深入調查。直至3月15日凌晨,環保署成功鎖定涉事高頻噪音,源自屋苑Montara內園一個中高層住宅單位,相信噪音的成因,是來自涉事單位的煤氣熱水爐,因損壞而引起外牆排氣口發出聲響,已聯絡物業管理公司處理。 張美雄:持續近兩周影響過萬人 就今次事件,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向《我家》證實指出,早前他亦收到多宗相關投訴。他亦曾花一周時間,以嘗試協助居民查找源頭,並指出事件持續近兩星期,影響過萬居民。張美雄感謝環保署迅速跟進鎖定源頭,目前該單位的熱水爐經已修復,再無發出噪音,令受影響居民終「有覺好瞓」。 環保署發言人補充指,一直留意國際間最新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並適時引入相關技術,以協助署方人員更有效率執行環保法規。由於涉事高頻噪音源頭不明和不定時發出,署方運用聲學相機,就能大幅縮短調查噪音源頭所需的時間,從而盡快協助市民解決噪音滋擾問題。發言人亦就事件向涉事物管公司反映及跟進,確保不會再有單位出現同樣問題。 數據中心太近民居 散熱出煙曾惹投訴 早於2017年起,日出康城不時收到不同來源、不同形式的滋擾,該屋苑居民生活因而受影響。西貢區議員張美雄表示,2017年、2020年及今年,分別曾接獲來自日出康城居民的環境滋擾投訴,影響日常生活。經調查後發現,除附近曾有建築地盤有噪音及塵埃污染外,附近的數據中心曾因散熱煙囪或深夜測試後備發電機時,導致煙霧以及噪音滋擾。 他表示,每次接獲投訴後均會轉介環保署跟進,希望部門能與相關涉事數據中心及地盤承辦商協調,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居民的影響。他希望未來署方可多採用聲學相機,令確定噪音來源的調查時間大大減低。 就今次有單位生活設施損壞發出高頻噪音,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區域東)鄭建匯解釋,聲學相機內都有高性能光學攝影機,當「光」和「聲音」兩個資料重疊,就可以找到聲源。今次估計是由於排氣口堵塞,洞口收窄,令流速增加,引起排氣口共鳴,因而發出高頻噪音。他補充指,涉事住戶事前並不知悉相關情況。有關網址:https://homemory.hk/%E5%9C%B0%E5%8D%80%E7%84%A6%E9%BB%9E/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