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沢聡大師 小学校コンサート 小学生も涙youtube:https://youtu.be/PeMUKT4U-rY陶笛介紹: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9%99%B6%E7%AC%9B學習陶笛吹奏姿勢正面:或坐或立,身體必須端正,重心平衡,上體放鬆,不能聳肩,兩肘略張開。側面:背部自然伸直,不可向前傾,使陶笛與直立的身體保持45度。口形先將吹口輕輕放在下唇上。吹口的位置在上下唇之間,門牙緊,不可以用門牙咬住吹口,也不宜含太深。手型以雙手大拇指按住陶笛後面的兩個音孔,雙手食指按住陶笛前面上兩孔,雙手中指按住陶笛前面的下兩孔,以最自然的姿勢把持陶笛,不可過松過緊,以便靈活而準確地開/按每一個音孔。以雙手無名指托住陶笛尾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不可顛倒)。運指時以各手指第一節指肚肉厚平軟部分按孔,不可用指尖,手指關節必須自然彎曲隆起,不可以過度用力是關節下凹。練習吹奏時儘量把陶笛掛在胸前以免摔碎。呼吸方法陶笛的呼吸和平時說話時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它需要採用“腹式”或“胸腹聯合”的呼吸方法,就像要吹滅1米以外的一支蠟燭,不是簡單地把肺部的氣通過喉頭呼出,而應該下意識的深吸一口氣,並且下意識引導至丹田(臍下少許小腹處),這時的吸氣一定是自然鬆弛,並且是胸腹聯合的。呼氣的感覺就像在一座山頭呼喊另一山頭的同伴,必須把氣息儘可能拉長,就是高聲唱歌和抒情吟頌的狀態。細水長流而非突然暴瀉,練習時一口氣不得少於8秒,8秒鐘內能用腹部支撐和控制氣息,做到發音強弱收放自如。吹奏陶笛發音的質量和藝術感染力主要取決於是否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運舌方法舌頭在陶笛吹奏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陶笛發音時需要用舌頭作”TU“(音:吐,用T表示)或”KU“(音:苦,用K表示)的動作可以使吹出的音飽滿有力,還可以用來隔開前後兩個相同的音。按照一定規律用”TU“”KU“配合發音還可以表現歡快跳躍的樂曲。方法技巧演奏方法以雙手大拇指按住陶笛背面兩個氣孔,食指與中指分別按住正面氣孔。無名指輕輕扶住陶笛底部,以防陶笛在手指全放時掉落。以指腹輕輕按壓氣孔,不可用指尖,只需留意不可有任何空隙,不必太用力。演奏技巧以嘴唇輕輕含住吹口,不可含太深,以免蓋住出氣孔。吹氣方式宜以丹田之力(腹腔)穩定送出,一可避免太多口水,二可產生振音效果,讓笛韻更為悅耳。長音的吹奏,要求音量平穩,不可忽大忽小,音與音之間,要流暢的連線,不可斷斷續續。短音與重音需運用“踢舌”的技巧,將舌尖抵住上齶牙齒與牙齦的相接處,於吹氣時瞬間將舌頭縮回,就像念注音符號“ㄊㄨ”一樣,這樣的聲音乾淨有力,聽起來有活潑歡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