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生專欄- 逢星期一於《am730》刊登 由專業醫生及牙醫分享醫學資訊、職場見聞及信仰反思,讓讀者思想 「醫生,咁我有無得醫呀?」(上)-3月14日 行醫多年,常遇到患上惡疾的病人。當病人得悉診斷結果後,一般會問:「醫生,咁我有無得醫呀?」這是一個很難作出適切回答的問題。病人會很在意醫生的說話,作為醫生,要很小心回答。病人所指的「有得醫」,往往是冀盼把疾病治癒,不再被病患纏擾,回到患病前的狀態。要達到他們的期望,根本是不可能的。 面對這個直接而難答的問題,我是不會斷然說:「無得醫﹗」健康是指一個包括了身、心、社、靈四方面的全人概念。因此,醫治也有四方面。身體方面,縱然不能完全除去疾病,也可以盡量控制病情,阻止蔓延,並舒緩疾病帶來的痛苦。另外,醫生可以給病人安慰和心靈上的支持,也可鼓勵病人家屬支援和關懷病患者。 我有一位病人,不幸在52歲時患上大腸癌,接受了外科切除手術和化療。她休息半年後,重返工作崗位。然而兩年後,她發現頸部的淋巴腺脹大了,便來診所找我。來之前,她已做了全身掃描,看是否癌症復發,正等待報告。我給她所做的淋巴核抽針檢查,證實是癌細胞轉移到淋巴核。剛巧她的掃描報告出來了,我在聯網上看到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肺、胸腔和頸淋巴,並在腸的原位復發,而且蔓延到胰臟。我被結果嚇呆了﹗心想應怎樣告訴她這個壞消息?我打電話約見她,並在心裡禱告,求神賜我智慧說合宜的話和為我預留更多時間向她解釋。在診所與她見面,向她詳細解釋病情和分析將來可能遇到的情況後,我便與她一起禱告。禱告後,我寫了轉介信,讓她去瑪麗醫院跟進病情。(下期待續) 「主啊!現在我還等候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詩篇39:7,《聖經新譯本》) 「醫生,咁我有無得醫呀?」(下) - 3月21日 上文提到那位手術後癌症復發及轉移的病人,因為要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於是辭去了工作,專心接受治療。這兩年半,她經常參與醫院的癌症小組與病友分享並禱告;又約一些好朋友到不同的地方旅行,享受與老朋友見面與交流的時光。她更珍惜與家人相處,彼此的關係比從前更深、更密切。然而,好景不常,她有天嚴重胃出血,以致休克。入院後,她感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作了最壞的打算,拒絕照胃鏡和接受輸血。她只想把握時間,在病榻上以智能電話跟朋友道別。我收到她的訊息後,往醫院探望她,跟她禱告並鼓勵她繼續接受治療。她願意接受治療後,情況終於穩定下來。她出院後,我鼓勵她約從前與她一起工作的新舊同事,分享她的經歷和神在她身上的恩典。 在重聚晚會,我看到她從心而發的喜樂。她分享自己雖然身體經歷很多痛苦,但心靈卻有從神而來的力量與盼望。她已預備好隨時回到主耶穌身邊,並盼望主用溫柔的手把她接去。 她的經歷再次提醒我最初當醫生的召命,就是「要以同理心理解病人的難處,以專業知識醫治病人,以愛心關懷病人,以禱告支持他們,並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他們盼望。」感謝神讓我有機會與病人,也是我的好友,同行了重要的一段路。病人得到嚴重的疾病,除了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外,醫生是他們很重要的同行者;要給予病人鼓勵,以致病人有勇氣和盼望去接受漫長的治療。每個病人都有得醫﹗ 「我們要接受有限的生命總有失望,但不要對永恒失去盼望!」─ 馬丁‧路德‧金 盼望/心臟科 刊登於《am730》2016年3月21日 WEBSITE : https://doctorgoodnews.wordpress.com/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