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庫, 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波斯尼亞隨了是觸發第一次大戰薩拉熱窩事件的發生地點外,一九九九三至九五年與塞爾維亞的戰爭,也使這個國家蒙上了陣陣的悲哀。當我離開這裡時, 這裡帶給我的震撼感仍然揮之不去。 選擇了莫斯塔爾 (MOSTAR) 和 薩拉熱窩 (Sarajevo) 作為我的行程。從陽光普照的克羅地亞坐巴士過來,一下車感受的寒風刺骨 , 彷彿就是這個帶點悲傷的國度的寫照。 莫斯塔爾是有名的觀光小鎮, 一條充滿礦物質於地下的藍色雷特瓦河分隔著兩岸的克羅地亞人和波斯尼亞人。 九十年代初,當時區內的波斯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后,塞爾維亞人堅決反對,內戰也一觸即發。之後莫斯塔爾都處於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包圍之中,不久後也被攻陷。 不得不提一定是在戰爭中曾破壞掉的老橋, 波斯尼亞人把她重建了, 而且重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彷彿告訴世界我們波斯尼亞人沒有被那場殘酷的內戰打倒。 橋上有一個小石碑刻著不要忘記九三年, 戰爭的記憶, 就伴隨著波斯尼亞人, 未敢忘記。 如果有幸夏天來到石橋, 據說會看見一群群青年人在橋上跳入河中。當我走過老橋時, 看到的卻是一群年青人和我問好。沒有經歷過內戰的年青人,都朝氣蓬勃。 最震撼的景象, 還是一棟棟破爛的建築物, 還有充滿子彈孔的外牆。 對我這代從和平時代長大的人來說, 一幕幕活的戰爭歷史就在觸手可及之處, 那種震撼感覺非筆墨所能言及。 然後坐了約三小時的大巴, 我來到了薩拉熱窩。一直覺得薩拉熱窩這個名字有點浪漫。當然, 這個首都的確很漂亮。 舊城區有著天主教教堂, 東正教教堂, 還有這個國家的最大宗教, 回教的清真寺。在整個舊城區, 正如圖片所寫, 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 一條大街, 看著不同的宗教建築, 原來, 一切也可以這樣和而不同。 步出舊城區, 來到了波斯尼亞河, 向前再走就是有名的拉丁橋, 斐迪南大公夫妻就是在這被普林西普殺害, 也就是一戰的導火線的現場。現在, 仍有很多人視普林西普為英雄。 內戰紀念館也是必然要到的地方。一張張黑白照片, 告訴著我們當年歷史的故事。 博物館有兩套紀錄片, 分別為薩拉熱窩的圍城, 還有另一套震撼我心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 當年國際不斷施壓,力圖完結波斯尼亞戰爭,但塞族共和國總統卡拉季奇仍向塞族軍隊發出指示,要將斯雷布雷尼察變成當地居民不能生存的地方。一車車的人被運到不同城方進行屠殺, 在巴士上的波斯尼亞人則看著自己將要接受的命運.... 紀錄片鏡頭一轉來到了一個婦女被告知一些衣物附合她丈夫的DNA, 畫面拍著婦女呆掉了的樣子,還有一個母親訴說著如何和兒子道別, 兒子望著她絕望的眼神,我們數個旅客看著看著, 一聲不發, 我從未感受到這種氣氛。而這時, 我發現我身旁的博物館職員流下男兒淚.. 有一些記憶, 可能會伴隨我們終生。 位於市郊的Tunnel Museum, 當年波斯尼亞人為了取得在交戰區下聯合國控制下地區的補給, 以沒有機器協助下創造了一條約一公里長的地下隧道。現在保存了一小部份的隧道, 當我試行時, 要低著頭, 還有怪怪的味道, 實在想像不到當年波斯尼亞人就是從這裡不斷往來, 還要背負著重重的物資。 這條隧道也可以說是人對抗戰爭下勇氣的一個象徵。 波斯尼亞也是我見得墳場最頻密的國度, 而大部份也寫著九三, 九四, 九五的年份,多少年青的生命,就在戰爭中流逝。 在莫斯塔爾, 我看見一個畫面, 一對新人在接受親友的祝福, 而在旁邊則是一個墳場和清真寺。可能,正如他們所說 , Don't forget 93, 戰爭的記憶已經和生活成為一體。 波斯尼亞有美麗的風景, 也有揮之不去的歷史故事。在我所遊歷的國家之中, 她是獨特的, 也更令人難忘。離開這個國家, 也帶走了一些故事,在此願天佑波斯尼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