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你就歇歇,別勉強自己。”記憶中父母總是在我耳邊這樣說著。以前總覺得這樣的話就像是無稽之談,就像人死了,才去懺悔生前沒去好好對他。 試想在中那麼緊張的歲月裏,在父母如此殷切的期望與注視下,我怎堅定意志麼可能說出任性的話,幹任性的事情。看著他們日漸蒼老的容顏,我強迫自己要努力,加倍努力。其實我是喜歡讀書的,但我不喜歡強迫與約束式的讀書,那樣會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想一個機器,沒有生命與意志,只是在延續這別人的生命與理想。 我從未跟人提起在我生命中,你們傷我最深的一句話。你們記得嗎?僅僅因為弟弟的數學成績總比我好,抑或說是數學考試時告我那麼幾分。你們就一味的誇他聰明。小孩需要大人的誇獎與認同,這沒錯,但你們錯就錯在你們當著我的面,告訴:“你弟弟比你聰明些。”而且當其他人談及弟弟數學比我好時,你們也坦然承認。你知不知道那時的我很努力地要自己成熟,我學洗菜,學做飯,也很喜歡看書。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那句話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麼,那像是在嘲笑般的告訴我“你不如你弟弟。”當時我每次聽到這種話就會變得很暴躁,但我卻從不曾抗議出口。哪怕當時你們背著我這樣與別人坦言,我也不至於那麼心痛。一句話說出口,不管無意或有意總是會影響到身邊的人的,他們也許懂?我記得那時媽媽總因為我的暴躁脾氣打罵我,而我總會很大聲地哭,如果什麼男人放聲大哭是很丟臉的事,我無所謂,因為我不哭不行。 我總是很聽話地完成爸媽告訴要我完成的事情,因為那樣他們說我長大懂事了。我總在心裏想:“長大了,也許我就可以擺脫這樣的壓迫了,因為我會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價值,永遠地埋葬這段記憶。其實小時起我的語文就很好,但幾乎身邊所有人都告訴我語文只不過是一種積累,甚至只是因為會聽老師的話。那段歲月裏,我總是很勉強自己,我放棄我愛的語文,努力加倍地去學數學,我總是告訴自己要懂得再多一點,再多一點…… 父母那時也許發現了我種情緒,是啊,也許在當時他們只認為那是小孩在鬧情緒,很快會過去,但他們還是安慰我:“別太勉強自己,累了就早點休息。” 後來上了初中,老師開始因為我的字寫得漂亮,進而堅定意志開始欣賞起我的寫作了。在那以後的一段時間我開始慢慢走出陰影,我發現能夠些寫東西,能夠寫些自己的想法真好——就算不能說出來。那之後我慢慢的變得寧靜了,因為這樣能有更多時間想些事情,哪怕有些莫名其妙,異想天開,我想我也許開始釋懷了。 高中分文理科時,你告訴我去讀文科。記得當時場景是這樣的:你坐在沙發上,弟弟坐在你旁邊,我躺在床上。你慢慢的開口:“g你讀理科(g是我弟弟),然後轉向我,慢慢道,‘至於你最好還是讀文科吧。當然這只是建議,不勉強。”是啊,不勉強,所以我選了理科,不勉強所以我只需做出我認為足夠的努力……. 後來的日子裏爸爸我不曾聽到爸爸誇過我們中的任寧澤濤 何一個人,他只是在我們放假回家吃過晚飯的時間裏,像是說給我們聽,也像自言自語地道:“別勉強,累了,要注意休息。”而我和弟弟異口同聲的回答:“恩,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