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放大 +2 香港放寬入境措施後,第一時間遊日,特意選擇淡季出發就是怕跟人迫,想真正放慢腳步漫遊,以舒緩三年來困在香港的壓迫感。以下是一些疫情後遊大阪個人感受,純粹感覺,沒有客觀。 1/ 一進入日本境內,原以為歌舞昇平,恢復昔日熱鬧,個人覺得又未算,拿行李的輸送帶只有幾條開通,機場人數寥寥可數,這是第一感覺。 2/ 除了沒有香港的安心出行外,日本防疫政策不比香港少,所有人都帶着口罩。逛公園的時候,除了一兩個野餐家庭除下口罩外,就算空間遼闊,沒有人除下口罩。出入量體溫、到處消毒洗手噴霧比比皆是,buffet 早餐更每人戴上手套拿食物,非常保險。但做到這樣,據說我去的時候,單日確診感染人數40萬人,看來病毒避無可避。 3/ 溫馨提示- 去日本如大量購物,建議自己帶定數個環保袋。以前包裝包幾層紙,現在無論紙袋膠袋一律收費,更甚的是在高島屋買一瓶玻璃樽裝的布甸,連一隻小膠匙羹也徵收費用,可能疫情什麼膠手套口罩變成日以繼夜污染,所以環保措施忽然做到極致,我們唯有尊重以作出適當應對。 4/ 日本人本身不諳英語,封關一段時間沒有恆常使用,會出現言語不通情況,還好有Google translate大神幫助,但明顯日本人照舊佢有佢講日語,也不理會你聽懂了沒有。雖然有Google translate大神幫助,但有時也鬧出笑話。話說去一間燒鳥店串燒,我們想點馳名雞頸串燒,但Google翻譯竟然是雞之首,我實在有點怕他會給我一個雞頭,所以最後放棄點餐。以上情況在整個旅程出現數次,誠然印象中疫情前比較少有這種情況。 5/ 宏觀四周似乎消費力依然薄弱,高島屋人流甚少,銷情慘淡;Lalaport shopping mall比較親民大眾化還有一些人流,情況可能比較好;心齋橋也有一些商戶已關門大吉。離開日本關西機場Rolex、Chanel等名店一一關門,我一度懷疑自己身處什麼時空? 雖然疫情後整體有些出入,但變幻原是永恆,我們只有適應,但—美食繼續可口、日本製的商品依然怦然心動,日本人面孔雖未算熱情但談不上態度差,所以依然會再來!想瀏覽更多港女Cassie生活網誌文章,可到https://www.facebook.com/cassiehkblogger及 https://www.passionmar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