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viavoyage.com 第 5 章.第 5 篇 源於古希臘文明.古代劇場與圖書館的意義 「生命是短暫的,名譽卻永恆不滅。《荷馬》」 留在愛琴海地帶的旅遊足跡,都因踏過安納托利亞的土地而沾上了希臘文明的古老思索。 . 古希臘城邦以弗所在希臘化時代經歷過馬其頓的統治、羅馬帝國掘起、至第四次馬其頓战争,古羅馬人陸續取得了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的所有領土,以弗所因而成了古羅馬的亞細亞行省,進入僅次於羅馬的繁榮時代。 走在以弗所遺址入口處,眼前的廢墟,幾曾是羅馬時代的第一大亞洲都會的 Theater Gymnasium 體育館。是地震又或是哥特人的破壞所致,當天部份古老的建築群今已碎落成無數的石塊散滿地面。走在其中仍不乏找到雕工精湛的可柱基石,讓遊人感受古典藝術家一絲不苟的創作精神。古城早於公元前三世紀希臘化時代建立至羅馬時期,規模一度再擴張,大浴場、體育館、還有當中著名的的古希臘劇場也加以擴建,成為古代世界著名的大都會社交場所之一。想像當時靠山而建的露天劇場坐滿二萬五千位觀眾觀賞表演的壯大場面,浩大的規模與聲勢大概震撼整個古城。音樂、戲劇、宗教等社會文化與精神於大劇場綜合傳播,長久形成一種強盛的古代都市文化,亦是古典時代獨有的人民精神與社會規範。 走向安納托利亞大地上最大的古代劇場,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讓古老的時光也凝住在劇場中央,六十六排石座沿 Panayir 山坡向上而建,劇場形如半開的巨形貝殼。一步步踏上距今二千多年的古老石階,如步上古老文明的智慧台階。 點擊圖片放大 +2 而離開廣大的古代劇場,可沿接連大劇場的主要街道 Harbour Street / Arcadiana 港灣街,一直通往南面方向的另一個以弗所著名地標 Celsus Library 塞爾蘇斯圖書館。部份原為有蓋的港灣街兩側曾有古老的商店,今天兩旁只剩下大量破落的柱石,都歸因於公元三世紀以後以弗地區遭遇不斷的地震所致。走過破舊的港灣街,站在街道盡頭可清楚觀看到一所兩層高壯觀的古典遺跡,那座正是極當盛名的 Celsus Library 塞爾蘇斯圖書館。 點擊圖片放大 +2 以古羅馬時代以弗所富裕公民「塞爾蘇斯」之名命名的古代圖書館,早於公元一至二世紀已落成,可算是古羅馬時代巧奪天功的古典建築。從港灣街遙遠鑑賞,破落的塞爾蘇斯圖書館仍有如一座富有華麗匠心的古典石雕藝術品,可想像原來的建築物是何其壯麗。圖書館遺跡明顯以柱列分為兩層,以科林斯風格的大理石柱廓構成建築物的外部結構,柱列之間分出了門與窗的空間,以將光線引進室內有利閱覽。現今古老的圖書館後座幾乎半塌,外露的上層空間卻巧妙地讓觀賞者的視線可從上層的門廊間穿透到愛琴海的蔚藍天色。面向東方的圖書館在烈日晴空下,光線充分穿透壯麗的圖書館,源自古代的採光技術透露了古羅馬時代的建築智慧,同時鉅細靡遺地照亮了古典雕刻工匠的心血結晶。 上前細心欣賞建築物各個細節,從柱列、柱項、壁龕間的雕像、樓層間隔的雕飾,深入地面樓層之間更發現柱廊上的天花留有較完整的精細古典雕琢,遠自兩千年前的精湛雕琢空間華麗地展露於遊人昂首讚嘆之時,蔚藍的愛琴海天際就與古典的雕刻建築時空融和起來。塞爾蘇斯圖書館的建築結構,是空間學的基礎典範。穿插於柱廊之間細味古典工匠雕塑的深度細膩,平衡、層次與間距與位置的安排都是時間與空間的學問,柱廊間的壁龕留有象徵著 Sophia 智慧(索菲亞)、Episteme 知識(認識論)、Ennoia 智能(Ennoia)和 Arete勇氣(阿特)四大美德的雕像,與牆上的各處花藤雕刻和希臘文銘文,在柱廊下皆營造出一個個延伸的古典空間。而從走進圖書館內又或從側 The Gate of Mazeus and Mythridates 拱門通道,換個角度觀賞殿堂的塞爾蘇斯圖書館,同樣能找到古羅馬宏偉大理石雕琢與切割術的考究程度。 源自古希臘時代的以弗所都市文明建設,在公元三世紀古羅馬帝國沒落的時代,受哥特人的攻擊與地震等天災衝擊下,超過八個世紀的文明光芒終歸散落。然而破落的千年遺跡依然屹立著為世人留住了古典時代的文明殿堂,如半篇糜爛的古典歷史根據,附錄在探討城市文明的書卷中,留待遊人泛起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