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viavoyage.com 第 2 章.第 5 篇 西魯克茲漫遊 「穿梭舊城.建築美。 」 穿過大街進入西魯克茲區內,好像揭開舊城一道隱蔽窗紗,瞬間轉移到一幅幅古舊時代的圍牆內。 . 離開 Sultanahmet Square 歷史廣場,假如從 Sultanahmet 站乘 T1 地面輕鐵經 Gülhane 居爾哈內可到達 Sirkeci 西魯克茲 。由於路程不遠也可選擇多走些路,順道遊覽伊斯坦堡市區。沿路同樣遇上不少紅色售賣車,隨意買些熱烘的粟米邊走邊吃。到達西魯克茲區外圍,街區果然是歷史悠久的交通交匯處,鐵路、計程車、公車,渡輪穿梭城市,方便了伊斯坦堡人。路過當年大理石與花崗岩紅粉牆身的經典歐洲長途火車終站 İstanbul Sirkeci Terminal,也是 Mevlevi 迴旋祭禮舞表演的著名場地,今天環繞車站附近都已是城市化的景觀。然而如果沒有穿過大街進入區內,遊人是絕對不會發現當年一次著名建築運動留下的柳岸花明。當初沒有抱著自由探索的心態,恐怕早己錯過了穿梭舊城的奇妙經歷。 觀賞古典的西魯克茲火車終站,會讓人聯想西方經典的異國旅程。想像回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光,昔日來自西歐的東方快車再度駛往伊斯坦堡的歷史終站,世紀性的復古之旅再現眼前。當然充滿幻想和激情的異國之旅,早已隨時光蛻變,換來現代化主題。雖然 1977 年的東方快車終結了美好的時光,而古老的終站街區西魯克茲,郤依然承載著當年懷舊時代的激情,留戀至今。 穿過大街進入西魯克茲區內,好像揭開舊城一道隱蔽窗紗,瞬間轉移到一幅幅古舊時代的圍牆內。 走進西魯克茲,其中一大誘因是為了尋找隱世小食,結果意外獲得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體驗。伊斯坦堡除了有無數讓人目不暇給的歷史建築,另外美食處處亦是另一特色。同樣食市林立的西魯克茲 ,咖啡店、地道烤肉店、甜品店成行成市,所以引來識食之人湧到這區。區內隨處可找到地道土耳其美食。從餐店外觀察人們進食,可了解土耳其人的飲食習慣。另外區內人走在街巷,進出小商店、地道攤檔、閒聊遊逛,都成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走進西魯克茲熙來攘往的街道,都市人踏著的是相對悠閒的步伐,拒絕快活節奏。坐在街內一間 Simit Salonu 甜圈連鎖店閣樓的人,一兩個 Simit 甜圈,加上一杯土耳其紅茶足夠消遺一兩小時,初次感受土耳其人的一種中東式城市休閒。 西魯克茲其實很中東,落入異國街頭,擦肩而過也是中東面孔,獨自置身城內相對成了焦點。然而慶幸的是懷著自由探索心態,遠離公式旅遊群,才更真實地貼近地道的中東人,讓他們深陷的眼眸深印腦海,神祕的目光不存有惡意,大家也只純粹好奇。 習慣融入了迷惑的街角,踏著西魯克茲人悠閒的步伐,漫遊區內來一次深度探索。 穿梭街區之中,反覆了解區內的建築格局其間,發覺西魯克茲並非純粹的中東。 街區懷舊的底韻,教人回溯逝去的東方快車。停駛的古典蒸氣火車未能再帶著歐洲人直抵城區,但同樣也帶不走十九世紀歐洲建築運動留下的懷舊氣息。今天的老街區仍舊拒絕現代化的時代洗禮,保留了昔日建築運動帶來的都市古色,街頭巷尾也彷彿散發著一股古舊的視覺興奮劑,引起探索者的強烈思索。 假如要深入探究街區的獨特建築,走到區內的心臟地帶 Büyük Postane Caddesi 一定不會失望。環繞街道到處都是鄂圖曼、塞爾柱與希臘拜占庭柱式結構混合的古舊建築,而樓高四至七層的都市化格式,都反映出當時城區的發展。大概受到土耳其第一屆全國建築運動的牽動,當時鄰近國際火車站的西魯克茲街區因而成了建築運動的模範選址。當年的東方快車帶來了歐洲人的都市化視野,同時盛行的異國之旅造就了東西歐的新古典藝術運動,帶動城區與國際間的藝術文化交流。 走在 Büyük Postane Caddesi 街上,云云建築群之中最為突出的伊斯坦堡郵政博物館(前法提赫區的郵政局,土耳其最大的郵政局大樓),結合塞爾柱克的柱式、鄂圖曼式拱廊與伊斯蘭書法、幾何圖案裝飾等著跡的民族元素,正是建築運動先鋒 Vedat Bey 為民族復興主義提出的最佳示範。 欣賞街區上各式建築物外牆、樓閣、窗框與樓層間的裝飾、柱飾裝嵌等等,又再由衷讚嘆土耳其人努力的藝術保育工程。從觀賞部份建築牆身至樓頂上的特色,不難找出建築師刻意保留和延續鄂圖曼經典建築的獨有裝飾手法,理解當時土耳其曾於全國建築運動上試圖擺脫過往受西方建築影響的傳統,建主宣揚國民主義的新風格。 然而國民建築運動的理念,原來也是起源於十九世紀歐洲國際都會化的新興建設意念,如法西斯主義的國民主義建築意念,都入侵了本土的都市建築。鄂圖曼的都市建築風格,或多或少還是滲透著西方的建設基調,踏著歐洲化的架步。 於 Sultan Hamam Caddesi 一帶附近發現不少如煙灰熏黑的灰褐色建築外牆,特別有性格,彷彿為西魯克茲塑造出有別於歐洲優雅都會的沉實格調。沒有注入巴黎都市建築的貴麗、新城區的都會新古典,只是融入了中東文化的城市生活模式。古舊的街道上,地道餐廳、攤販、家具店、服飾店嵌入了懷舊建築之中。市民穿梭街道,進出食店、流連購物,悠然活動於街區之中,讓西魯克茲仍然懷舊,活得很中東土耳其。 轉進 Asir Efendi Caddesi 較為沉靜的內街,懷舊建築仍舊很酷的遍佈兩旁,街道上有清真寺座落其中,從街尾乍看,場景耐人尋味。 街道上云云都市建築中,Hobyar Camii 清真寺聳立的宣禮塔更清晰地展現了鄂圖曼的華美且樸實的裝飾手法,從都市中宣揚著伊斯蘭民族莊重的宗教文化色彩。遊走其間突然響起伊斯蘭語的巨大廣播,以為什麼突襲警報。 然而是清真寺傳來晡禮 Salatu-I'-Asr 的呼喚。再前行才發現一大群穆斯林早已坐在地面上佔據了街道的一截,應該是朝向東南方麥加的方向,嚴肅傾聽著街道旁 Hobyar Camii 鄂圖曼清真寺的禮教導讀,進行晡禮。 街道上沒有人敢公然橫過,打擾莊嚴的禮拜。 遊歷伊斯坦堡遇上回教式街道禮拜確實意料之外,頓時彌漫一片宗教信仰下的中東緊張。若未意識得來貿然橫過街前,不慎擦亮閃光,恐怕也打擾了朝向神聖麥加的禮拜儀式,可能還引起一次西魯克茲聖戰。決定繞道鄰近街道迴避,才回首一看他們留守的陣地,完成一次舊城異地遊擊。 西魯克茲是如此有性格,經歷時代變遷,街區仍舊堅守著懷舊藝術與宗教的陣地,懶理時代步伐。區區街區也能成為守護國民與本土特色的模範,為時代巨輪下每個國際都市留下了重大的引鑑。利益當前,勿忘初衷。 漫遊西魯克茲,尤如穿梭在一個混雜中東色彩與歐式啟發的國度,活著的舊城建築,才酷得讓人留下印象。 written in April 2014 CH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