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你是不是時常看書的?」同事在小息中問我。 「也不是,為什麼這樣說?」 「沒有,我看你寫中文如此流暢,定是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忽然間,我只覺得有點慚愧,因為身為一位寫作人,我看的書實在比我應該看的少。間中也有人會問起:「你這個在外國長大的半唐番,如何學得一手好中文?」很多時,我也不太懂回答,只說:「我喜歡研究中文流行曲的歌詞!」奈何我心中最想說的話,其實是:「我想我大概有點天份吧」,只是這個答案我怕人家會覺得我有點自大。有時候,大家喜歡稱讚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中文好」,但這個用詞其實有點不恰當。對我來說,精湛的寫作並不是要用上最深奧的詞彙、最費解的哲學道理,而是怎樣巧妙地用最簡單易明的字句,表達出筆者想傳達的訊息。與其說人家「中文好」,不如稱讚人家「表達能力高」。 「我不是時常看書,但我確實有寫作的習慣。有一些東西總是熟能生巧的。」我這樣回答同事。這些年來我對寫作的堅持,除了讓我減去了不少錯別字和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大的得著,其實是每一篇也給我一次嘗試突破自己的機會。過程中,我好像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放在一旁,然後跟腑臟裡的自己來一次深層對話。 閱讀固然能擴闊我們的視野,但我不認同讀很多書的人必然是位寫作能手;最主要的條件,是對世事的觸覺和別樹一格的筆風,當然,加兩點天份絕對有幫助。 -- 侯嘉英 www.brianh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