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一個名詞,也不只是個動詞,而是樹蔭下,海岸邊,山崖上與你肩並肩所感受到的詩意。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愛情。 完美在更大意義上指向的是如夢如幻,如癡如醉,如膠似漆等等。。。這麼多的'如'都是在說明愛情具有非常抽象的一面。 那麼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愛情觀投向了現實意義呢?然而,在現實裡又有多少人在物質豐厚的外在環境所包圍的關係裡,能夠享受到真實的而又具體的愛的感受呢?這樣,就非要談談愛情心理不可了。 談到心理,自弗洛伊德這位開啟現代精神分析學大師的學說開始,'我們的自我,行為與認知,無不涉及我們童年成長的背景因素,因而塑就的心理素質。以下將簡單介紹,因童年背景而塑造的愛情心理學小知識。 依據個別心理學家的學說,將分為5大類心理特征,在愛情關係裡顯現成不同的意識與行為模式,它們分別是 1.討好型 2.受害者 3.控制型 4.糾結型 5.迴避型 在下一期,我將逐一介紹,這些心理特征構成的背景因素以及行為模式,並且提供簡單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