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即使多疲累,也習慣了晚睡?永遠也是凌晨時份特別精神,清晨才想睡?這可能是因為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啦。 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 (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 於1981年由美國紐約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的Elliot D. Weitzman醫生與其他醫學人士提出,是一種慢性睡眠障礙。患者的晝夜規律 (又或者叫生理時鐘) 和社會其他人不同,晚睡晚起。不過這並不代表是失眠,雖然睡眠時間失調,但他們每日入睡的時間差不多,睡眠的總時間亦與其他人相約,而且睡眠品質大多正常,只是他們睡眠時間比一般人後移,而且情況維持超過一個月。 Cleveland Clinic研究就指,每2000人就會有3人得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佔人口比例大約0.15%,男女患者比例平均,而這種情況亦較常出現在青少年上,青少年患病率就佔7至16%。 另外,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的標準,只要和社會一般的入睡時間相差兩小時就屬於輕度;相差三小時為中度;相差四小時就屬於嚴重啦。 難怪小編夜晚都特別精神,特別有精神去工作,而且每天早上都不願意起身,看來都是因為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啦。有沒有和小編一樣也是這樣的情況呢? 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