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 跟男友交往八年感情穩定,也溝通過彼此對未來有甚麼期望。兩人本打算明年共諧連理,男友早前卻突然向她提分手。心理學家 Elisabeth Kübler-Ross 曾提出人們面對死亡一般會經歷五個階段: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諷刺地,失戀的心路歷程似乎也離不開這五個階段。由於男友連面對面攤牌的勇氣也欠奉,僅透過訊息單方面宣判關係死亡,是以 Winnie 初時還以為男友在開玩笑(否認階段)。怎麼可能?他們之間既沒有第三者,也不曾遇上甚麼三觀不合的問題,就連架也沒大吵過一場,更說好待新工作穩定下來便可以著手籌備婚禮……一起八年了,怎可能說分便分?Winnie 開始懷疑男友正面對事業、三十而立的焦慮或身份認同危機,對前路感到不安才會胡思亂想;只要冷靜下來,男友自會後悔今日的決定。在她看來,一段長達八年的關係不可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Winnie 找來兩人的共同朋友探口風,希望自友人身上探得蛛絲馬跡。友人不忍見她自欺欺人,將私人訊息傳給她,原來男友早在半年前已萌生去意!一年前,兩人恰巧先後轉換工作各有各忙,休假時間偶爾也會錯開。男友向友人吐苦水,表示雖然約會依舊,但感覺猶如例行公事,反而跟朋友喝酒掛機玩遊戲更自在。在網上看到甚麼趣聞,第一時間想要分享的對象也是朋友而非女友,對女友彷彿就只剩下家人的感覺。Winnie 惱羞成怒,「所有感情走到最後不就是這樣嗎?大家都是從激情漸漸成為家人,化作細水長流的陪伴。我倆是彼此的初戀,從大學一直交往到現在,竟然因為這種模稜兩可的理由拋棄我?」她口中的模稜兩可,卻是令男友惆悵足有半年之久,最後仍跨不過的坎。對 Winnie 而言,變淡的感情是可以習慣的;對男友來說,這種淡化卻意味著這段關係已徐徐步入死亡。兩人的取態早已不一樣。她不明白,兩個人在一起,分享與共鳴無比重要。走了調的曲子再聽一百遍也只會令人頭痛耳鳴,根本習慣不來。Winnie 憤憤不平,卻也保留著最後一絲理智與尊嚴,沒有死纏爛打挖破臉皮求復合。分手後她哭了整整一個月,好端端的吃著飯卻突然淚流滿面,半夜醒轉過來,赫然發現枕頭早被淚水沾濕。然後有一天,她忽然頓悟了。「其實說分不開嗎?也不見得。但畢竟和他在一起八年了,沉沒成本太高,自然會替自己不值;加上快三十了,不免擔心將來遇不上更好的。」如何才好算「更好」?即使讓她成功挽回,這段感情終究還是會在日常生活的衝突中消磨殆盡。一段消耗到盡頭只剩下負面反應的關係能算「好」嗎?值得一拖再拖,直到彼此厭倦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才一拍兩散?沉沒成本的確很嚇人。身邊的朋友和舊同窗早已成家立室三年抱兩,這個年紀才回復單身重返約會市場,身價跟青春少艾是不能比的,恐怕會淪為倉底貨。我不會說前面一定有更好的人等著她這種沒有保證,不負責任的話。可是死命抓著假的希望不放手,就當真要沉下去了。已經涼了的屍體不可能回溫,感情亦然,與其睜眼看自己陸沉,不如止損離場重整旗鼓。任何失戀都必然會經歷陣痛,痛楚並不會按交往時間而遞增,只會添上沉沒成本這個考慮因素。Winnie 自覺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都給了對方,現在離場豈非血本無歸?不過換個角度,也許兩人只是剛好在不同車站登上同一輛觀光列車,有幸挽手欣賞過沿途最美麗的風景。那些獨一無二的風光已好好收納在名為「回憶」的寶箱,誰也搶不走。然而列車靠站,兩人下車後方發現彼此的終點站目的地各異,當真要勉強自己去一個錯的地方嗎?習慣無疑很可怕,但只要下定決心,習慣也可以一層層「undo」和逐一「redo」。習慣這八年來也有男友陪伴,唯恐自己無法適應一個人的日子?事實是兩人並非自出娘胎便已在一起,沒有誰少了誰活不下去。那些和男友交往時廢掉的習慣可以慢慢重新培養,那些曾經為遷就他而放棄學習的興趣可以逐一重拾。然後他日回首,縱然身體裡某個部分彷彿已被一併帶走,可是相對地,也終於發現當年那樣難過原來並非因為很愛很愛,而是沉沒成本太高放不開而已。若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收藏📌※※原文載於 Penana | 更多散文收錄於散文集:《琉言扉語》※※琉璃異色貓Penana 特約作家 | 亮光文化出版 | 射箭運動員。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談情說愛,副修吃喝玩樂。‧ 亮光文化出版:《少女黑客:造神計劃》(2023)、《接受IG挑戰的我成為了#都市傳說》(2022)‧ 實境解謎劇場:《謎霧環山:巴卡羅的繼承者》小說原著(台東縣政府協辦)‧ 其他出版著作:《願望計程車》、《幸福藍默蝶》、《戀人湖之吻》、《未完的終章》、《蛋殼仙人掌》、《守護天使的SMS》、《朋友以上,戀人未滿》。個人網站:https://portaly.cc/catabell| IG:@琉璃異色貓 | Fb專頁:琉璃異色貓 | Threads:@amovingmoment | Discord:琉璃室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