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雞公煲,相信有不少同學吃過吧,即使沒吃過,也應該聽說過吧,一道非常著名的重慶特色小吃。雞公煲是重口味的川菜,有人說它其實是幹鍋雞的變種,又結合了火鍋的特點,看起來通紅油亮的,吃起來卻一點不膩,而且口味香醇,讓人百吃不厭Dr. Schafter減肥,吃過之後還難以忘懷。 這道風靡川渝的名菜,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一直以為這是一位專門做雞的老闆燒的,所以才叫做“雞公”,被朋友們笑話了才知道,原來重慶那裏的方言是把“公雞”叫做“雞公”的。冬天正是吃煲的季節,熱騰騰的可以讓人忘掉寒冷,所以今兒咱就吃雞公煲。 每次想吃雞的時候,都喜歡去市場找農家雞,一個老婆婆自家養的土雞,不是固定攤位,所以不是每次都能碰到呢。老婆婆說她養的雞不喂飼料,都是糧食喂大的,我試了幾次,確實肉味挺足,所以每次碰到她都會買。 最近關於雞的食品安全問題炒得沸沸揚揚,其實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要做好安全控制是一個貫穿肉雞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物流倉儲直到消費者餐桌的全程控制體系,無論中間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脂肪肝治療。我記得安徽有一家很著名的連鎖速食企業,名字叫“老鄉雞”,他家之所以一直很受歡迎,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一條龍服務做得好,而且保證雞的品質,堅決不用速成雞。 別看老鄉雞只做速食,它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一體化經營肉雞養殖屠宰加工企業,對食品安全、品質控制的能力更強,可以更有效的保障產品品質及衛生標準。老鄉雞的用料都是來自大別山生態散養的最優質土雞,養足180天才出欄,秉承著“健康、營養、美味、快速”的宗旨,出品保持著原汁原味、香而不膩,難怪受到大家的青睞。 買到新鮮的農家土雞,當然要做一款暖暖的煲,才對得起這寒風凜冽的冬天啊。雞公煲上桌,與家人一起圍坐在桌前,誘人的香味沁入鼻喉,擋也擋不住,開動吧,胃裏暖了,就不會覺得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