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科技沒那麼先進時,擁有一部可打出打入,接收信息的手提電話已欣喜若狂。 每次接通電話就生怕它會隨時斷線,誓要將滿腔的熱話盡訴才釋懷。 而當電話卡的餘額快燒掉時,心總不是味兒。 我靠!又要入錢! (不要問我為何不用固網電話,你懂的) 也許兒時的通訊沒那麼發達和方便,每次約朋友們都是逐個逐個打電話。 雖然麻煩又需時長,但成功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不知眾人是否明白打電話這個步驟既花精神又能表達誠意,通常很少出現甩底的情況。 又也許當時不太興send短訊,每當心情起伏不定要找人傾訴時,都選舉撥個輪,找個閨蜜訴苦。明知大家隔著數百千里,但聽到對方的即時安慰,心總會定一定,暖一暖。 那個時候,科技沒有那麼發達,但好像更懂得珍惜彼此談話、聚會、傾訴的每分每秒,更明白「好呀,無問題」這句說話的重要性和當中帶有承諾的意義。 而到了聚頭的當天,大家的的確確活在彼此存在的時空裡,並不是手機上的那個不存在的宇宙。 時間一轉回到現代,已經不記得Whatsapp Facebook何時興起,只知道約朋友變得比以往更方便卻更困難。 先排除大家長大後各有自己世界,比以往少了更多的時間出席聚會。 無疑,開個Group,只需有個人問一句:「喂,幾時得閒食餐飯?」,之後就會,係「有機會」彈出數個關於日期、時間、地點、好呀、得呀的訊息。 但Group入面總有一兩個永世不覆機的人,不到當天你也不會知道那人到底出席與否。 對,現在要約朋友真的很方便,但要約齊卻比想像中更難。 大家好像對Group Chat、Group約的事情變得不太在意。抑或是不太在意這個Group裡頭的人? 那為何要Group Chat? 噢,這樣說太過極端,Group Chat是好的,至少有個平台讓大家了解朋友的近況。 但要約的話就提議不要Group約。 而Whatsapp Facebook出現後,我們都好像習慣了在網絡上即時分享自己的喜與悲,有關注你的「朋友」更易掌握你的狀況。而且閒時都會發個Whatsapp給自己的知己朋友一起恥笑下。 距離好像近了很多,無時無刻也知道彼此的心情、行蹤或想法。 我也會發發Whatsapp,Facebook post post相,人之常情嘛活在這個世代。 但我更愛面對面的對話,耳筒對耳筒的分享,總覺得來得更真實,更親切。 而且,如果要說的那件事真的很趕急,為何仍用Whatsapp或Facebook問? 不是打個電話更加快捷嗎? 我們常常嘀咕別人不回信息,又翻看著別人何時最後上線,如果真的在意或想跟人家保持聯絡,何不直接撥個輪? 是科技阻礙關係或是我們被自己的行為習慣阻礙了關係? 其實直截了當地說,科技無疑方便了我們聯繫,無論何時何地何人。 但若果我們過份依賴甚至視此通訊為唯一方法,而慢慢摒棄既有卻又如此重要的傳統通訊,我們都好像不再懂如何跟大家「談話」。 你想要真正的關懷,不是更新一下就得到。 還記得對上一次好好跟密友談心而沒有拿過電話出來「碌下碌下」是何時? 還記得當開心傷心忿怒時第一時間致電好友而非更新社交媒體又是何時? 還記得何時開始沒有再認真致電過朋友們約出來聚頭而非用Whatsapp、短訊? 難度自己與朋友的距離真的依靠科技就足以維持嗎? 這麼近那麼遠。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ackpackersopoor Blog:http://backpackersopoor.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