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平台上,我曾經分享過許多旅行的意義、生活的意義等等,但回歸到最根本你要尋求這些意義-你首先要活著!尋死,或許只是一瞬間的念頭,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萌生過,但沒有人想要去把它實現。可是最近一單又一單學生自殺的新聞,彷彿在告訴我們這念頭與現實其實很近,這就是社會的問題了。 歸根究底,學生自殺,社會有責任、父母有責任、學校有責任、政府更責無旁貸。當然,最後會去尋死,是因為他們本身已失去了活著的意義。記起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考試不及格、默書食蛋等,又有誰未試過,可是我們都會一笑置之。為什麼到了今時今日,讀書的壓力竟然會大得置人於死地?要是他們長大的,來到社會這個更令人喘息不下的地方,他們可以熬得來嗎? 我也試過低潮到喘不過氣,但當我想到我還有很多地方要去、還有很多事要完成的時候,我總會叫自己努力撐過去,這就是人生的checklist。就像每次你去旅行之前,總是會有張checklist去提醒自己什麼要帶,什麼要先準備等等。每次在checklist上打上剔剔的時候,總會覺得很有成功感,然後壓力就會不知不覺地逃走了。 並不是每個人的checklist都一樣,你有沒有試過在google上隨便找一張checklist跟著執,到最後發現帶了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或是帶漏了一些必須品的經驗?人生的checklist亦然,沒有什麼是必要的東西,只有那些自己想要、適合自己的東西! 「成績」並不是checklist上的必須品,或許社會會叫你努力讀書、父母想你出人頭地,超越其他同學、學校想你幫它提升排名,但不適合自己的,勉強帶了也只會令自己身心「超重」,到最後得不償失,值得嗎? 背包浪子 http://www.facebook.com/travelmy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