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去雲南騰沖出差,辦完了公事,還有兩天時間,順便去拜訪多年未見的同學。 中巴車在彎彎曲曲的林間公路上行駛,騰沖是個古老的森林小縣,到處都是鬱鬱蔥蔥一片。正是油菜花開時節,從車窗往外望去,大片大片的金黃雲朵在風中漂浮,翻滾。我的疲憊頓時消融在這金黃的海洋裏。 同學一家非常好客,給我沏上當地產的普洱茶,同學母親就在院子裏用一把米抓了一只雞,熟練地殺雞,拔毛,去內臟。洗淨之後,還仔仔細細地給雞刷上一層蜂蜜,顯得很有光澤。然後放到油鍋裏炸上兩三分鐘,撈出時,雞皮金黃潤澤,很是誘人。再放到一只壇子裏,用一塊紗布包了一些 涼薑、桂皮、草果、幹薑,放到雞肚子裏。從一個密封的桶子裏舀了一瓢水倒進壇子裏。我忍不住問:“阿姨,你們煮雞這麼複雜啊,這是什麼水?”“這叫壇子雞,要用十餘味中草藥配成的鹵水煮,才會好吃。”她邊說邊把壇子放在灶上,“先小火燜四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個小時,晚上就可以吃了!” 午飯後,同學帶我四處逛逛。她們的村子叫和順村,是騰沖古城近鄰一個靠山環水的小村莊,村前有一對雙拱橋連接,境內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村落山水映暉,古建民居襯托,宛似一幅絢麗的風景畫。沒有工業污染,空氣清新,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真是人間仙境。 晚飯時,同學母親把壇子啟封,頓時屋內香氣四溢,把雞盛在 一個白色大盤子裏,只見這雞金黃玉潤,晶亮養眼,一看就讓人胃口大開。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回味無窮。我忍不住讚不絕口:“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雞!我們湖南沒有這種做法。”同學得意地說:“這壇子雞還有一個傳說的,戰亂時期,一位將軍打了敗仗,逃難到騰沖的一戶百姓家養傷。善良純樸的百姓把家裏最好吃的都拿出來。這天,把家裏 唯一的一只母雞殺了,不巧,鍋子也壞了,只好找來一個壇子煮,想著將軍有傷,索性在山上找了幾味舒筋活血,健脾生肌的草藥,一齊放在壇子裏。煮了幾個小時,沒想到異常鮮香,將軍胃口大開,且傷口也很快癒合。士氣大增,後來連接大勝,凱旋歸來,特意重金酬謝那位老百姓。壇子雞的做法就這樣流傳下來了。”我聽得如癡如醉,“沒想到壇子雞還有這麼動人的故事!” 回來後,我一直對騰沖壇子雞念念不忘,那份醇厚的香味,美麗的傳說,還有同學一家的純樸熱情,都成了我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