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愁思,深深呼吸,向463級的終點進發﹗圓柱形的石梯旋轉而上,寛度和比薩斜塔差不多,只不過這裡多了一份沉重和陰森, 漆黑的石梯﹑石柱,牆上滿滿的黑手印,經年累月的人的痕跡﹗除了牆上的一盞小白燈,再無多餘的光源,邊爬邊想,在沒有電力的中古時代,教士們一身黑袍,提著一盞小煤油燈,燈火搖曳,明明滅滅,寂靜的樓梯中只有孤獨的身影和沉重的呼吸......, 換了是我,可不敢孤身上來﹗ 現在,我和這棟旋梯不再孤寂,牆上密密麻麻的塗寫證明了它的人氣。噴漆﹑塗改液﹑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我認得的字母,組合起來卻不懂得的字句﹑名字﹑心型﹑日期......,在大陸旅行時,看到古蹟上總有人寫大堆名字,外加一句"到此一遊",當時很不屑他們的做法,想不到,在此也是一樣﹗只是很疑惑,誰會這麼無聊帶塗改液去旅行呀? 是出於什麼心態?證明自己的存在?寫別人不懂的字句,你會回來尋找嗎?有心,也未必找得到。無止盡的攀爬,繞著柱心不斷向上,沒有標誌,沒有層數,只有你的心跳與呼吸和漆黑的小燈陪伴著你﹗ 也許是苦修的一個歷練吧﹗要付出才能看到最好的風光。現在我只希望艱辛的付出會有回報﹗ 雖然空間很狹小,但卻一點也不覺悶熱,間或還有一絲絲清風吹送﹗? 是我的幻覺,仔細察看,便發覺每一段路便會看見一個圓圓的小天窗直通外面,空氣和清風便是從通風口吹進樓梯,再進入大教堂的中心。但剛剛在教堂內的時候,卻察覺不到任何窗口或圓洞﹗? 好不容易在頭暈眼花, 雙腳痠軟之際,氣喘噓噓的美少女終於重見光明,穿過小石門,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嚇得目瞪口呆,原來我們己經來到大教堂圓頂裡﹗圍著圓頂邊架著一圈走道,就是說,我們是凌空站在教堂上方﹗ 以最近的距離面向瓦薩利 (Vasari)所繪的濕壁畫 <最後的審判>,不同於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那幅的沉重感,以美少女極膚淺的藝術觸覺認為,這裡的用色,人物,規模更大,栩栩如生的眾生像是跳出畫框,活現眼前。 再用心細看,便發現上方的天使裡,每隔不遠,便有兩個小天使捧著一本書,書中有一個黑洞,隱約透入的天光,證明這個小洞便是外面的通風口,真讓人嘆為觀止,把如此絲毫無美感的管道巧妙融入畫中,配合得天衣無縫﹗ 走了半圈,一抬頭,赫然發現厚重的石牆己出現一條大縫﹗ 勉強用一根鐵枝碼住﹗圓頂的壁畫依然光潔如昔,但內裡己千瘡百孔,即便是神的地方,也得經歷時光洗禮﹗ 不堪再看破它的真實的內在,轉身離開,往更深﹑更窄﹑更黑﹑更陡的石梯緩緩爬行,只差沒有雙手雙腳並用,深怕一滑腳,便要往後掉﹗ 漆黑中,忽然想起張愛玲的一句話:生命像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 不是說自己像蝨子般爬行,只是看到教堂風光艷麗的外表下的殘缺不堪﹗小時候看書,每次讀到這句總是不太明白,隨著人的經歷多了,漸漸有些許明瞭。 歷盡艱辛與汗水,耀目的陽光讓甫出黑暗的人睜不開眼睛,到你緩緩打開雙眼,猶如舞台上的紅布幕散開般,一個不能想像的奇景如電影般躍現眼前﹗ 一整片的紅,除了紅色是紅色,佛羅倫斯的屋頂,不論遠近全是紅色,襯著淡黃或白色的外牆,仿佛回到中古時代,不知何時,我心目中中古歐洲除了教堂,就是一片矮矮小小,錯綜複雜小房子和縱橫交錯的小巷。 圓頂是教堂,有灰白直立小煙囪的是住家,就在這些小房子裡,文藝復興期間出了多少大名鼎鼎的作家,藝術家﹗因為它獨一無二的氣息和氛圍。 從來都不覺得紅色也可以這麼迷人﹗這片紅色的海洋﹗令我戀棧不己,久久不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