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管羅浮宮是座大大的皇宮,但對於那幾百萬件體形龐大的油畫﹑雕塑來說,仍是足堪見肘。 油畫一幅接一幅,密密地掛滿高牆兩邊,連柱子都不放過﹗ 沿著U字形的羅浮三館:黎希留館(Richelieu)﹑敍利館(Sully)和德農館(Denon),一個個展廳,一層一層,飽覽我們的藝術盛宴。當遇到認識的作品便會和同伴解釋一番。 除了租導賞器,一些團體客也會請一些講解員。在法國皇室珠寶廳碰到一團用廣東話講解的旅行團,便跟上去,在旁旁聽。誰知那個講解員一發現我們的意圖便拉著團友快步離去﹗其實那個展廳裡人頭湧湧,就算不是刻意也會聽到吧﹗而且難道你站在那裡,其他人便不可以在旁欣賞嗎? 因為堅持一定要"走"遍所有展廳,因此拿著地圖圈下己看過的展廳,以防遺漏﹗ 走到一個空無一人的展廳,敍利館2/F 的一個小角落,這裡放著好多好多法國名畫,不知為甚麼會放得這樣偏僻,或許是羅浮宮的精品太多太多了,也無法特地分辨那些所謂的精品要放在甚麼重點位置,畢竟連 <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是放在1/F的小房間裡呀,連達文西的名畫也只是放在走廊中而己﹗﹗ 在小展廳裡除了兩位美少女,還有一團遊客,導賞員站在一幅名畫前用英文講解著名畫的構圖及畫中的物品佈置的含意。於是我們便站在他們背後賞畫之餘也順便聽聽講解。 誰知身旁一位男人突然問:"May I help you?" 同伴便答他:我們在聆聽講解。 那男人立刻翻臉,說是他們付了錢聽的,麻煩我們走開﹗ 甚麼玩意兒嘛?走就走,畫又不是你買下的,大家都有付錢來看畫的﹗ 走不遠,原來 <木匠聖約瑟>就放在這裡哦﹗我就慢慢跟同伴講解﹗若你們不想讓我們 "偷聽" 你們付錢的講解,就不要過來呀﹗等我們仔細看完你才來呀﹗沒見過這麼斤斤計較的男人﹗ 拉突爾 Georges de La Tour (1593 - 1652) 非常神秘的畫家,生平和經歷完全被淹沒。到二十世紀才又被人提起,傳世的畫作只有十四幅﹗ <木匠聖約瑟> Saint Joseph charpentier (1640) 聖約瑟是耶穌的養父,身上流露出一種高貴的氣質,柔柔的燭光彷彿最神聖的光環。耶穌稚嫩的小手被照得紅通通的﹗ <打橋牌的女士> Le Tricheur 右邊第二位女士和身旁的女待打著眼色,左邊的男人把藏在身後腰帶的牌拿出,準備出千,只有最右邊的男孩彷如不知牌局中風起雲湧的計謀,如待宰割的肥肉﹗人性的真面目呀﹗ Francois Biard (1798-1882) Magdalena Bay 其實並不認識這位作家,只是看到在一片白皚皚,一群不知是登山客或探險家迷失冰天雪地中,死了三個,最後一人披著單薄的衣服,瑟緒在融化的冰河旁,垂死掙扎。天空如極光般幻變,更增悽美﹗ 羅浮宮除了油畫﹑雕塑﹑還有古希臘﹑埃及﹑伊斯蘭的藝術品,還有法國皇室用品﹗無一不精雕細琢,美崙美奐,好一個繁盛一時的輝煌﹗ 玫瑰紅的軟椅繞成花瓣狀,同坐一張椅卻互不打擾,好妙的設計﹗ 重點欣賞自己認識的名畫,其餘的也只是走走看看,喜歡的便拍下來﹗用了五個小時,便飽足了一場藝術盛宴。若認識得更多,研究得更深,大概十二小時也是夠用的﹗ 置身一堆用色飽滿,氣勢磅礡的藝術品中,沒有一絲絲壓迫感,反而感到心中很平靜,很滿足,看著那一件件作品,想著藝術家們全心全意,一筆一筆,一刀一刀把心中最美的場景展現出來﹗ 走在羅浮宮裡,間或會見到一些畫家們拿著小號的畫板在臨摹牆上的名畫,看著他們專注的眼神遊走於名畫與畫板之間,身邊不斷遊走的旅客卻視若無睹,而大家走到他們身也刻意放輕腳步和音量,不想打擾他們用心的創作﹗ 羅浮宮是一座充滿藝術品的藝術品,連天空中柔白的浮雲,蔚藍的清空也入畫了﹗ 作為法國的首都,世界名城,放眼遠去,卻沒有林立的高樓,擁擠的人潮與車龍,大家閑暇地遊走於古蹟與藝術館之間,自在而舒暢,適合放鬆心情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