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4 - 2 旅行的時候,大家總是期盼著今天去甚麼景點,拍甚麼好看的照片。不過這次澳洲之旅,小妹每天第一件期睇並興致勃勃去做的事就是做早餐,想想手中僅有的食材,動動腦子,看看能玩出甚麼花樣出來﹗呵呵,可一不可再的賢妻良母之旅呀﹗ 煎腸仔,炒澳洲牛肉碎,清煮細麵,提子 因為一路上吃不完的東西都只能放在車箱裡,尾箱溫度高,所以每天盡可能把生肉都吃完,下午再補貨,鷄蛋蔬菜甚麼的倒可以留一兩天。為了讓團友吃的盡情,小妹和小肥肥每天都努力地做出不一樣的菜式哦﹗ 衣服不穿的時候,放在位置上又怕皺了,原來前座的椅背是很好晾衫架哦﹗ 在欣賞鬼斧神工的大洋路之前,先來到距離 Apollo Bay 不到20公里的小雨林 Maits Rest,這裡不大,走一圈不用半個小時,就權當是晨運吧,舒舒筋骨再來衝浪﹗ 倒下的原木就讓它好好地躺在原地,化為菇菌腐殖質﹗也不知道這些菇菌有沒有毒,不過樣子倒是不是太邪惡,應該能吃的吧﹗? 不止向日葵,大部份的植物都有向陽性,這株葵樹不知為甚麼總在地上匍匐前進,突然有一天開竅了,懂得上進了,知道不該一直在地底裡生活,樹也懂得長大,人也不例外﹗終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有一天終於懂得了世態時勢,懂得了為自己爭取生存的空間,不必和別人爭奪,只有一步一步在正途裡努力發奮,終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獨領風騷﹗ 小妹和小肥肥擺能車馬要起革命﹗.....不過......行動口號和具體方針還未有定論﹗大概是:一起向大洋路....出發吧﹗之類之類的..... 現在大家走的大洋路寬闊平坦,雖燃這是近代重鋪的鉑油路面,不過仍是在當年的大洋路基礎上修建上去的﹗真的很佩服那些軍人在烈日當空下,沒有大型的起重機器,單憑手中簡陋的鐵鍬鐵鏟,就這樣一點一點一段段,數萬人歷經13年開鑿了180公里的百里長路﹗ 在這條大洋路上馳車縱橫欣賞著沿途的高低起伏的山蠻和無盡的海洋,真感身心舒坦豁然開朗所有的悶氣和煩憂自當一掃而空﹗ 大洋路裡最著名的一道風景要數 "十二門徒石" ,如果要欣賞全景就要到觀景台,可是若想近距離感受它的鬼斧神工就得在觀景台前的Gibson Beach 停車,這裡沒有大型旅行團停駐,而且可以走到沙灘上細細觀賞哦﹗ 只是拍個照而己,小妹也要危坐欄杆上,真是頑劣的個性呀﹗ 絕大部份的旅客都朝著十二門徒觀景台瘋湧而去,反而留了這個偌大的海灘在這兒孤芳自賞,多可惜呀。幸好我們一團五人懂得發掘好東西,才沒有錯過這個欣賞門徒石的絕佳地點﹗ 很小的時候,總以為海浪是一波一波地從海中心泛湧到岸上,還天真地想著難道這海水不會累嗎,它應該總有停歇的一天吧﹗後來到科學館參觀,原來海水根本就沒有前進只有上下移動而己﹗啊~~~這簡直把我的幻境給打破了嘛﹗ 這世上無數的海岸海灘,每分每秒總幻變出絕無相同的浪潮,以各種姿態前仆後繼地登陸,後來的浪頭無論多大多猛多急卻總也追不上前面漸漸息微的浪花。沒有發動機沒有人工輔助,這甚麼地球月球引力甚麼的東西,卻能讓遠處無波的海面無端翻起浪頭,讓海水變奏出多姿的舞步。沒有浪花的海是枯燥乏味咽咽一息的,惟有洶湧澎湃卷起千堆雪才引人入勝。站在海邊看著這翻卷的浪花怎麼看也看不厭﹗ 無論多高的山我們總能征服,可落下入海中四處無岸,卻是神仙難救,看似柔弱如水,卻最兇猛如虎﹗ 欺山莫欺水,古人的話總最那麼精闢獨到﹗ 被海水衝刷得細軟如綿的沙灘上只留上我們五人深深淺淺的腳印,鮮有少遊客踏足的海灘如今成了我們獨佔的天堂﹗ 因為不吃魚,小妹除了是花痴以外還是魚痴﹗這條圓滾滾的小肥魚渾身長滿了尖刺,活像一隻刺蝟一般﹗瞪著一副死魚眼死不暝目的樣子,也不知迷路了還是追趕獵物才被衝到岸上的﹗反正看樣子不用幾天就會在這裡被曬成魚乾了﹗ 想看近距離觀看十二門徒石這裡是最佳觀賞點了,因為這十二塊石分佈不算近,在這個沙灘上只能看得見兩個﹗ 好友小肥肥和小妹一齊穿上在墨爾本買的紫色UGG。這雙樣子笨頭笨腦的靴子不知為甚麼會那麼受歡迎,說真的其實不是很好穿,因為沒有承托力,只是保暖得很﹗不過價錢可真的貴得嚇人﹗動輒二千港幣的鞋子小妹可不會買,可是在它的故鄉,價錢就便宜一半,唉,我們只好很浮誇地買了當作送給自己的手信囉﹗ 望著這些鬼斧神工奇型怪狀的石山在水中央,不禁看得呆了﹗這些石塊原本應該是和岸邊的大山連在一起的,可是經過海水的沖刷才慢慢地被切割出來了,海風的吹拂又讓它雕刻出屬於它自已獨有的輪廓。海刷風割一點點本是毫不察覺,到底有經歷多少年才能為今天這般模樣﹗ 總是在仰望大自然奇觀時,再一次頓感自身的渺小無聞。 總是在被震攝的當下,再一次為自己注入了新的力量。 總是在揮別這些勝景時,對自己說,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把握擁有的,盡情燃燒青春﹗ 人生,可一不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