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香港紅十字會一共去了六次的四川義工之旅,這次去機場的路上第一次有了 “上輩子是四川人” 的感覺﹗不知從何而來的念頭由然而生,是一種領悟還是感悟,我不懂,只知道對這片西南土地越來越依戀,怎麼去都覺得不夠,越存在在那裡越覺得我本該生在這地方。這裡的冰川雪原,平湖高山,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九寨之艷,黃龍之蒼……這原該是多麼讓神仙都稱羡的土地呀﹗ 2008年的一場地震,5.12,那天也是國際護士節,這是一種怎樣的機緣和巧合呀﹗雖然震後不久就飛往美國渡假了,可身在遠方仍天天上網關心著救災的消息﹗及後得知香港紅十字會有一個醫療緩建計劃,便一心一意想要參加。因為剛好轉到手術室工作,剛好這計劃需要的護士便是為受傷的災民做復建的手術,工作中的經驗正好大派用場﹗ 2010年底的第一次只是抱著試探性去參觀的心情,去過後感覺這個計劃真的好有意義﹗再一次,又一次,不經不覺如今己是第六次﹗ 第六次,也是第一次終於有機會踏進汶川這片土地上了。之前的五次都是去德陽市。雖然德陽在地震中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但畢竟不及汶川地區的慘烈悲壯。一個又一個的鄉﹑村﹑鎮,全部成片成片地倒塌,夷為平地﹗只因為大地那數十秒的陣痛,便撕裂了大好河山,山不再清,水不再流﹗原本朝氣勃勃的土地,人去樓空。這些地方損毁太過嚴重,以致不能在原地重建,只得在附近另僻空地重建新市鎮。那原本的鄉鎮和房屋就維持著原本傾倒的模樣﹗塌壞的房子,壓扁的汽車,還有在瞬間的山崩地裂中被活埋在地底下的人,他們將永遠存在那裡,維持他們瞬間凝結的面容姿勢。或許幾千年幾萬年後有考古學家來挖掘此地,會看見當年歷史的模樣﹗ 因為汶川地處偏遠,我們夜晚十一點到達成都機場後,先開車一個半小時的車到都江堰市過夜,第二天一早再開車進汶川。 通往汶川的路上,在狹窄的山道裡行走,車道的一邊是湍急的流水 ---- 岷江。山邊亂石危立著,單行的車道也是從山邊開鑿出來的,山路多彎自不在話下,但在如此惡劣的環壞下,築路工人仍奮力地為我們開出了一條全新的車道﹗亂石高山不斷在視線中飛逝而過。 過了映秀鎮不久,對岸的山邊不時可以看到一塊塊觸目驚心的棕色牌子 “5.12特大地震遺址” 。牌子的所在是一座座危樓,傾斜的,倒塌了一半的,埋在地下的…… 棕色的牌子在大陸是景點的標誌,想是當局也不打算清理現場,畢竟那一天的現場太多太廣太複雜﹗作為 “景點” 也是讓大家好好地記住這一天﹗ “遺址” ~~的確,他們成為了歷史的一部份了﹗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書中早己讀過無數遍,那本書也是我最喜愛的書本之一。這些年來中國發生的地震大大小小不計其數,可就數這次最為慘烈,波及範圍之廣,人數之多,地形之複雜都讓救援工作困難重重。幸好那些後來被網民們稱為 “最可愛的人” 的解放軍徒步開進災區,用雙手用簡單的工具挪開石塊,掀開樓板,在渺亡的生存空間裡爭分奪秒救出一個又一個倖存者﹗甚至付出了他們自己的生命﹗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裡,這些牌子不斷地在眼前閃過,每一次看到心裡都抽緊一次﹗從映秀到汶川,北川,甚至甘肅,那一天,整個西南地區都聽到了那撕心裂肺的悲鳴。 原本在岷江另一邊的國道也被山泥埋住了。若不是那牌子,根本想像不到那裡原本是一條車道。就在那短短數十秒裡,山頂上的石塊傾刻毫無預警地當頭滾下,在車道上行駛中的車子根本無法閃躲,就此長埋山泥下,和這塊多災多難的大地一齊同眠﹗ 草坡大橋在地震中倒塌了,當局也不打算清理了﹗就讓它成為岷江裡的一道風景吧﹗ 本以為汶川縣會是多麼的殘破不堪,是我忘了當年的殘破早己化為灰燼,如今的一切都是蔟新的﹗看到汶川縣城一楝又一楝簇新的樓房,可見當年這裡是全毁了,才會建起全新的房子﹗ 新的大樓﹑民居﹑活動中心﹑郵局﹑學校﹑醫院……當年全國每一個省都”認領”一個縣,傾全國之力才能在一兩年中大面積地重建整個四川西部﹗全國首富廣東省便認領了汶川縣,省裡每個城市再認領縣一個鄉村﹗廣州市理所當然包下了汶川城區﹗這個幾乎全部夷平的地方,經過700天的奮戰,如今煥然一新,新的醫院窗明几淨設備先進,一切都是大城市的標準。還有那間汶川小學,如今應該是縣裡抗震能力最高的避難所﹗ 每個大大小小的鄉鎮都在城鄉中心建了一個避災廣場,讓地震發生時市民能有一個聚集地。如今現世太平,這些廣場就成為了市民茶飯後休閒跳集體舞的重要場所﹗ 今天就在汶川縣城中安頓下來,潘德鄰醫生看診和教學,明天便會進行手術。